媒体百盘调查 广州涨跌各四成


网易房产 227日报道,京沪穗300盘调查:成交量下滑,四成楼盘仍涨价。摘要如下:在空前严厉的调控力度下,网易房产连续十个月跟踪京沪穗300个重要楼盘价格发现,调控威力已经初现端倪,沪穗重要楼盘成交量急剧下滑,“新国八条”出台将近一个月后,其中广州市网签套数从8160套降至4845套,减少了41%

虽然成交量呈现明显下降态势,但楼价却依旧未见松动。广州市42%的楼盘成交均价依然继续上涨;而北京市100个重点楼盘中有34个价格上涨,最高涨幅为17.24%8个楼盘降价数据也是10个月来最低点;即使在成交均价两极分化的上海,涨价盘依然有42个之多。

 

看了上述的报道,多数人可能会认为限购新政只是对降成交量有效,而对降房价暂时还未有效果。但同样的调查也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仔细研究了网易的调查结果,现将其主要内容列表如下:

             网易京沪穗三地百盘调查结果汇总表

城市     涨价盘   最高涨幅    跌价盘  最大跌幅   无涨跌盘

北京      37       17.24%       8       5.88%      55

上海      42       14.89%      30       6.81%      28

广州      42       29.65%      37      27.38%      21

同样是上述结果,在我看来却是三个城市已经出现房价下跌的态势,并不仅仅是成交下降。虽然北京降价的楼盘不多,但升价的楼盘也没有沪穗多,价格平稳的楼盘却是最多的;上海是涨价盘约四成,跌价盘和价稳盘各占三成;而广州几乎是涨跌各占四成,价稳盘则占两成。

这样的调查结果,客观地来看,至少应该是“涨跌互现”。但我看到媒体在报道同样调查数据时,似乎只“看涨不看跌”,尤其是对广州楼市的报道。我们来看一下有关报道的三个分标题:

北京:仅8个楼盘降价创10个月来最低;

广州:成交量萎缩41%4成楼盘逆市涨价;

上海:30个楼盘价格出现下跌 大部分跌幅不足5%

   其实,广州的标题也完全可以写成“成交量萎缩41%4成楼盘顺势降价”,内容完全不需要做任何改动。虽然,媒体的调查并不一定要求那么专业、细致和准确,但对同样的数据还是应该尽量客观地来分析报道,才不至于误导社会,包括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有些情况下,还会导致信息混乱、互相矛盾的现象发生。

例如:今天的广州日报就据此报道:网易房产近日抽调了广州市100个楼盘的成交均价在20101230-2011年1月26和2011年1月27-2月23这两个时间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新国八条”一个月后,广州楼市成交量减少了41%,而全市成交均价基本保持不变。

但广州日报同时也报道了另一条信息:楼价连跌三周逼近万元大关。阳光家缘数据显示,上周(2月21至2月27)广州全市一手住宅成交均价为10678/平方米,环比大跌11.75%。自131-2月6成交出现13566/平方米的高位后,27日至27日连续三个星期周成交均价出现下跌,跌幅分别为9.8%1.1%11.8%。纵观上周房价走势,由221日的超过13000/平方米跌至227日不足万元每平方米,新政对楼市的影响还是不可小视。

这两条信息,到底该信哪一个呢?当然,目前广州整体均价的下降显然不是因为开发商降价造成的,而是郊区盘成交放大带来的。即使网易百盘调查有37个楼盘出现降价,也有可能是推售产品不同造成的,并不一定是同类产品实质性降价。但我还是希望媒体在调查和报道楼市时尽量客观一些,或许可以减少一些困惑和误解。

 

                                 2011年3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