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五金生产和消费国,但五金产业存在的深层次矛盾突出,部分产品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集中度不高、产业布局亟待调整、产业集约化程度低、资源保障程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再生利用水平较低以及环保压力与日俱增,这些问题和矛盾依然牵绊着我国五金行业的发展,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表示,针对这些现状,2009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以支持金属行业的复苏及发展。根据“十二五”期间金属行业发展目标,未来5年内,五金产业将进行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兼并重组将成为主基调。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行业都将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总体经济运行环境较好。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精神,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六项主要任务看,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是2011年的首要任务,所以国家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模具产业的发展。罗百辉认为,从政策环境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各行业在转变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上,都更加需要高水平的模具机械装备,为五金、机械、模具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十二五”的实施,以及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政策,区域发展规划以及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都将为五金、机械、模具产业提供新的增长点。
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情况看,2010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153万吨,比上年增长17.3%,比2005年累计增长98.9%;电解铝、电解铜产量分别达到1565万吨和479万吨,同比增长19.9%和12.2%,比2005年累计分别增长111.2%和89%。科技进步成果显著,自主研发了选矿-拜耳法氧化铝生产技术,自主开发的大型预焙槽电解铝生产技术在国内广泛应用,一批铜镍铅锌冶炼技术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淘汰落后产能扎实推进。2010年,铝锭综合交流电耗比上年降低192千瓦时/吨,氧化铝、铜冶炼、铅冶炼和电锌综合能耗分别比上年降低3.7%、3.7%、4.4%和1.1%。生产规模结构优化,推动淘汰落后产能,“十一五”期间累计淘汰落后电解铝产能80万吨,超额完成23%。企业兼并重组取得新进展,前10家铜冶炼企业、前10家电解铝企业产量占全国同行业产量的比重分别达到76%和64%。中国五矿集团与湖南有色集团战略重组后,又与郴州市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铝公司与江西、青海,中国有色矿业集团与广西自治区和太钢集团,云南冶金集团与宝钢集团资源有限公司等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具备条件的大型骨干企业“走出去”参与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
从中国五金模具工业的发展情况看,模具这一产品适合专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模具企业在条件成熟时走联合之路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中国的汽车冲压模具公司还应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尝试由单纯的生产型工厂走向资本运营型企业。对此,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表示,从近年来发展情况看,民营企业发展很快,外资企业也开始进入中国,其中日资最为活跃。现在生产汽车覆盖件模具的企业越来越多,估计目前全国已有几百家。一大批民营汽车模具生产企业由于投资力度大、起点高、服务对象明确,已成为异军突起的生力军。
除了各个企业自行发展生产能力之外,企业之间联合、协调与协作能力近年来也有较大提高,某些地区已形成了汽车覆盖件模具集聚生产基地的雏形,这些集聚生产基地都形成了汽车模具企业群和专业配合密切的供应链。这些都对能力发挥有很大帮助。除了上海和河北省泊头市各有不少汽车覆盖模具生产企业集中在一起之外,湖北省十堰市、天津市及周边地区、哈尔滨、成都等地都相对集中了一批汽车覆盖件模具生产企业,并已形成了一些协作关系,从而提高了整体能力。
从中国五金机械工业的发展情况看,我国机床工具工业的国际并购起步较早,就整个五金机械制造业而言算是开路先锋。2002~2008年,我国机床工具工业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并购共完成13项:其中德国6项,美国3项,日本2项,法国1项,英国1项。并购后都已达到了预期目的,运转效果较为满意。我国机床行业海外并购行为并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反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把国际金融危机看成是海外并购的一次机会。“十二五”期间,我国机床产业发展将出现重大的趋势性变化。国内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为机床制造业展开了一个广阔市场,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表示,目前我国机床产业技术水平多为中低档,“十二五”规划要求机床产业必须要高端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向现代化和高端化方向前进,兼并优化重组也成为机床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手段,合适的国际并购不仅能提高我方企业产品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的国际竞争能力,而且在当前国际经济领域一片萧条情况下,如果操作运行得当,可能是发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取得双赢的一种可行途径。
“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装备制造母机的五金机床行业,无疑被放在了巨龙之睛的位置上,这给承载各类先进机床展示的数控机床、模具机械制造、金属加工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表示,2011年展会将迎着时代的召唤迈入崭新的增长期,为国内机床制造业开拓一个更广阔充裕的市场。在“十二五”规划的引领下,我国机床五金产业发展将出现重大的趋势性变化。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以及航空航天、汽车、造船、电子等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机床特别是高端数控机床的需求将不断提升。规划指出,机床产业必须要高端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向现代化和高端化方向前进。在此背景下,模具之都东莞长安镇将举办第六届东莞(长安)国际模具技术及设备展览会重点展示高档机床,为此领域的行业内交流与技术进步提供平台。此外,成型机床和特种机床展示特色丰富,展机水平显著提升,企业参展整体规模较往届有望上升25%,届时,部分展商还将带来最新产品首发。与此同时,金切机床板块将突出展示重型装备,也将吸引众多国内龙头企业竞相参与。随着展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本届国际模具技术及设备展览会还将迎来德国、意大利、捷克、韩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国际展团携最新机床产品展示。
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介绍,长安镇机械五金模具行业起步于90年代初期,90年代末渐成气候,2000年开始,当地政府开始有意识培育市场,并积极参与交易会的举办,这一行业便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目前,长安镇1600多家外资企业中有300多家企业从事机械五金模具业生产,600多家民营企业当中有300多家民营企业专注这一行业的生产和销售,15000多家个体工商户中有2000多家从事这一产业的销售和服务,从业人员近10万人,年产值超50亿元,机械五金模具业已成为长安镇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成为南中国最重要的机械五金模具产品的集散地之一,在南中国地区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日前,长安镇先后被授予“中国机械五金模具名镇”、“国家火炬计划模具特色产业基地”,中国机械五金模具行业的一个重镇正在迅速崛起,一颗闪亮的特色名镇巨星从中国的南部冉冉升起!
由于长安镇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周边巨大的市场需求,很多国内外知名企业都在长安镇设在经销总代理或设厂投资。全球工模具领域系统化最大的供应商瑞士阿奇夏米尔集团在长安设有总经销,全球500强企业比利时钣金王HACO集团在长安设立了在中国的总代理贸易公司,下一步还考虑在长安镇投资设厂。其余诸如德国DMG、日本三菱电机、日本牧野、盘起工业、日本山善、德国卓勒、广州数控、台湾正代等世界知名机床品牌前10名及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也纷纷陆续在长安镇设立分支机构或华南技术服务中心。
为了在更高层次上发挥优势、构筑新的发展平台,长安镇从2001年起连续举办了多届机械五金模具展览会。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广东省经贸委、东莞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展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海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迅速成为国内颇具影响的重要展会以及中国机械五金模具行业颇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之一。长安除每年11月举办中国(长安)国际机械五金模具展览会之外,每年5月还举办东莞(长安)国际模具技术及设备展览会。2011年5月20日,第六届东莞(长安)国际模具技术及设备展览会将在联冠长荣国际五金模具广场隆重开幕,此届展会的协办单位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介绍,此次展会将设品牌特装区、机床及设备区、模具及配件区、五金机电区、融资服务区、行业配套区等共计八大功能展区,展览面积达15000㎡,设标准展位350个,届时将吸引来自德国、瑞士、日本、美国、比利时、香港、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等众多世界知名品牌参展,同时比亚迪、富士康、艾美特、美的、步步高、金宝电子等知名企业及浙江温岭、佛山模协、揭阳模具等团体将受邀组团赴会参观采购。罗百辉表示,本届国际模具技术及设备展览会必将契合时代脉搏,把握行业走向,为我国模具制造及金属加工行业的振兴及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罗百辉介绍,展会主场地联冠长荣国际机械五金广场于1999年兴建成立,是“中国机械五金模具名镇”-长安镇最早成立的专业五金模具市场,市场占地10万㎡,总建筑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市场以优越的经营环境,完善的配套服务,以及通过前六届中国(长安)国际机械五金模具展览会的强大推广,使长荣国际较早的形成了市场聚集效应,目前,市场已吸引了瑞士阿奇夏米尔、仕泰隆数控刀具,盟拓五金机械、广福数控刀具等企业投资落户,并形成了一个集五金刀具、模具配件、机床附件以及模具周边产品为主的专业批发市场。2010年8月,升级重组后的联冠长荣国际将与长安商贸城模具五金广场、联冠聚和国际机械模具五金城强强联合,资源整合,携手引领“名镇名展”的产业引擎。
纵观目前全国特色产业园与集群化格局,以及近年各地五金业集散地的崛起,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认为,五金业产业集群化时代已走近。今后,中国五金业还将在国家一系列的政策鼓励与行业引导下,逐步走进国际五金大家庭。就目前国内五金业而言,中小企业居多,以民营企业为主。工业和信息化部起草的《关于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将放宽民营资本市场准入。罗百辉认为,此举将激励商业银行加大对企业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探索设立专门的并购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并鼓励上市公司以股票为对价实施吸收合并、要约收购、购买资产等并购行为,不仅解决了五金业众企业资金薄弱的后顾之忧,也为五金业兼并重组扫清了路障,进一步加快五金产业集群化步伐。另外,根据国有资本有进有退的原则,在竞争性领域,将鼓励和支持有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优势的各类企业参与国企改革重组,为扫除企业兼并重组的地方障碍。《意见》要求地方政府清理各种行政壁垒,探索地区间财税利益共享模式,逐步取消国企领导干部行政级别和待遇,改革地方政府和国企领导绩效考核机制,将企业兼并重组纳入考核范围。
对于数控机床、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重点推进大中小企业一起,在研发、生产、市场和人才培养上建立战略联盟,形成合力。罗百辉表示,新能源作为五金也未来发展的终极目标,目前已经提上了日程,各种节能五金工具、机械,已逐步登台亮相,其研发与人才培养,必不可少。而电子信息作为五金业新的销售载体,也成为一种新形态,销售量节节登新高。
对于模具、机床、钢铁、五金、塑料、汽车、家电等规模经济效益显着的行业,鼓励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推进跨地区兼并重组。节制地方政府干涉的同时,还能将各地特色产业链结合起来,促进各产业健康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五金业作为会展经济的关联产业,或将受扶持,尤其是发展势头强劲的五金业集散地与五金机械的配套发展。
五金产业资本运作 重组兼并成主旋律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