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机构下调中国评级的思考


    据海外媒体报道,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Fitch Ratings)认为,由于创纪录的信贷扩张和资产价格飙升,中国在2013年年中以前爆发银行业危机的概率高达60%。这则消息真伪如何?可信度如何?我们暂且不评论,但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敏感的证券市场却引发了大的波澜。的确,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国银行业2009~2010年间投放了创纪录的17.5万亿人民币贷款(约合2.7万亿美元),从而刺激了房地产价格大幅飙升。中国政府为了控制银行业风险,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在房价下跌条件下进行银行业压力测试,限制银行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放贷款等。应该说,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以及地方债务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块心病,但是,我们相信中国政府对于经济发展中风险的防范和调控能力,这从物价的持续回落中,我们也看到了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即使从目前来看,中国银行的资产质量还是高的。西班牙评级遭下调欧元暴跌

 

    所谓国际评级机构就是美国评级机构,想引导资金流入就给予高评级,想引导资金流出就评级下降,两房债要出问题的时候出现高评级,想引导欧洲经济的时候就调低欧洲国家的评级,这种手法实在老套,不过中国的房地产确实存在泡沫,这个不用评级也知道。

 

【财经】35名代表联名提议个税起征提至5000元

【股市】四大看点 利空齐袭 A股"惨案"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