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 消费要舒心
众多市民反映通过本报热线反映心声
本报记者 刘英潮 实习生 李阳
本报推出的“消费与民生”3•15特别报道不断升温,昨日众多市民纷纷通过热线电话对活动表示高度关注。在与这些热心读者互动交流中,记者感受到他们对于“民生无小事 ,消费要舒心”的强烈呼声。
(小标一)针对公共服务领域咨询问题多
昨天下午,本报“消费直通车今晚3•15热线”接到了众多市民咨询医疗卫生、邮政、供暖、供气、公交、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领域的问题,人们希望在这些领域获得舒心的服务。
“从苏州道到马场道,乘救护车不到20分钟车程,被要求交费470元,划价后变成了320元,到底该收多少”,有市民向本报咨询120救护车收费标准问题;“预订的邮品没收到,邮政网点和投递站互相推诿责任,到底该找谁?”有市民咨询邮政服务责任划分问题;“不深弄坏公交IC卡,怎么办理退押金和退卡手续?”,“供热不到18度,谁负责上门查看?”,“燃气公司人员上门维修服务,收费是否应该出示发票?” ……拨打热线的许多市民反映遇到以上问题不知该到哪里了解情况,同时希望一些单位能提供效率更高的服务热线并能及时反馈结果。
(小标二)店铺易主及关闭“晾了”消费者
昨天,本报热线也接待了部分市民的投诉。其中,因店铺“易主”及关闭让一些消费者受到了损失。
市民崔先生带女儿去年在和平路附近的达芙妮女鞋专卖店买了双鞋,之后发现鞋有问题送到店里维修,当时店员答应包修。不料该店后来关闭了,当时的售后服务人员联系不到了,“鞋子也没影了”。记者与达芙妮全国服务热线取得了联系,工作人员表示将尽快解决崔先生的难题。而一些投诉美容美发消费的市民遇到的问题就比较难处理。例如,市民王先生去年花1500元在绍兴道上一家美发店办了会员卡,最近再去时发现老板换人了,新老板既不同意接受会员卡,也不给退钱。消协人士提醒人们警惕“预付”型消费,特别是对于人员流动性比较强的美容美发行业,不要被低价的会员卡优惠,“有时低价就是陷阱”。
(小标三)产品维修售后服务折腾人
此外,在人们反映的商品问题中,手机、家电、汽车是重点商品,特别针对它们的维修售后服务方面,许多市民感到“太折腾人了”。例如,有的知名品牌手机一个月之内连修三次都没修好;有的电信运营商与手机厂家联合推出的“预存话费赠手机”活动中,手机出问题了,双方推维修责任;彩电多次修后仍不正常,维修师傅干脆不接该消费者电话了;新车出事故后,没有鉴定机构受理汽车技术缺陷的认定,消费者感到维权很难。
本报3•15特别报道将继续关注读者的心声,“消费直通车今晚3•15热线”27509381(周一至周五下午2时至5时)将继续为读者服务。3月15日之前,本报记者还将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进行整理、汇总,并在随后的活动板块中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焦点问题进行座谈沟通。
众多市民反映通过本报热线反映心声
本报记者 刘英潮 实习生 李阳
本报推出的“消费与民生”3•15特别报道不断升温,昨日众多市民纷纷通过热线电话对活动表示高度关注。在与这些热心读者互动交流中,记者感受到他们对于“民生无小事 ,消费要舒心”的强烈呼声。
(小标一)针对公共服务领域咨询问题多
昨天下午,本报“消费直通车今晚3•15热线”接到了众多市民咨询医疗卫生、邮政、供暖、供气、公交、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领域的问题,人们希望在这些领域获得舒心的服务。
“从苏州道到马场道,乘救护车不到20分钟车程,被要求交费470元,划价后变成了320元,到底该收多少”,有市民向本报咨询120救护车收费标准问题;“预订的邮品没收到,邮政网点和投递站互相推诿责任,到底该找谁?”有市民咨询邮政服务责任划分问题;“不深弄坏公交IC卡,怎么办理退押金和退卡手续?”,“供热不到18度,谁负责上门查看?”,“燃气公司人员上门维修服务,收费是否应该出示发票?” ……拨打热线的许多市民反映遇到以上问题不知该到哪里了解情况,同时希望一些单位能提供效率更高的服务热线并能及时反馈结果。
(小标二)店铺易主及关闭“晾了”消费者
昨天,本报热线也接待了部分市民的投诉。其中,因店铺“易主”及关闭让一些消费者受到了损失。
市民崔先生带女儿去年在和平路附近的达芙妮女鞋专卖店买了双鞋,之后发现鞋有问题送到店里维修,当时店员答应包修。不料该店后来关闭了,当时的售后服务人员联系不到了,“鞋子也没影了”。记者与达芙妮全国服务热线取得了联系,工作人员表示将尽快解决崔先生的难题。而一些投诉美容美发消费的市民遇到的问题就比较难处理。例如,市民王先生去年花1500元在绍兴道上一家美发店办了会员卡,最近再去时发现老板换人了,新老板既不同意接受会员卡,也不给退钱。消协人士提醒人们警惕“预付”型消费,特别是对于人员流动性比较强的美容美发行业,不要被低价的会员卡优惠,“有时低价就是陷阱”。
(小标三)产品维修售后服务折腾人
此外,在人们反映的商品问题中,手机、家电、汽车是重点商品,特别针对它们的维修售后服务方面,许多市民感到“太折腾人了”。例如,有的知名品牌手机一个月之内连修三次都没修好;有的电信运营商与手机厂家联合推出的“预存话费赠手机”活动中,手机出问题了,双方推维修责任;彩电多次修后仍不正常,维修师傅干脆不接该消费者电话了;新车出事故后,没有鉴定机构受理汽车技术缺陷的认定,消费者感到维权很难。
本报3•15特别报道将继续关注读者的心声,“消费直通车今晚3•15热线”27509381(周一至周五下午2时至5时)将继续为读者服务。3月15日之前,本报记者还将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进行整理、汇总,并在随后的活动板块中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焦点问题进行座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