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土博士讨论原材料标准化工作
关键词:良心、责任心 丁民修
今天在次请出土地公您老辛苦了!您是土地的管家、请教你原材料标准化工作对社会有利吗?
土地公:原材料标准化包括很广,工业原料,化工原料,食品原料,医药原料,保健食品原料,养殖业原料等,这些原料都要标准化、细度化,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赶上发达国家的经济、首先要做的是规范“原材料标准化”工作,中国泱泱大国,五脏俱全,从政府网站上是找到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那么既是有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到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为什么就没有做规范“原材料标准化”工作呢?不做规范“原材料标准化”工作给中国产品质量及经济建设带来多少危害呢?下面我就举例说明:低碱水泥、
一、低碱水泥、我国的核电站全是用的低碱水泥、为什么?百年大计!
所谓低碱水泥,是指水泥中氧化钾、氧化钠的含量以等当量氧化钠计不超过0.6%、使用低碱水泥是预防混凝土中碱集料反应的主要途径之一。采用低碱水泥能够有效地预防碱集料反应.避免水泥砼体的开裂,崩塌.碱集料反应指的是水泥中的碱(Na2O,K2O等)与集料(即混凝土的沙,石等)中的某些有害化学成份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碱的硅酸盐凝胶,体积增大10倍、产生膨胀应力、从而导致混凝土开裂和破坏注。从这里可以看出生产低碱水泥的重要性,发达国家全部生产低碱水泥,我国是生产水泥大国,全国生产低碱水泥的企业很少,为什么呢?就是我国没有做”原材料标准化”工作,造成水泥行业没法设计低碱水泥的配方,所以中国就不可能全面生产低碱水泥。不生产低碱水泥中国的建筑就存在碱集料反应、水泥砼体的开裂、崩塌,我们建的高楼大厦就存在质量问题,更谈不上百年大计了。上海大楼倒了,这是一件民族的耻辱,中国人己经修炼到了一个境界“人的道德低线己到了边沿”。而我们的邻邦印度全国生产低碱水泥,难到印度人比中国人聪明吗!还是印度人脑子进了水,我真是郁闷!中国的领导层不信印度全国生产低碱水泥就去调查一下吧!民修问:目前中国生产低碱水泥有标准吗?土地公答:生产低碱水泥国家有标准,目前中国生产低碱水泥企业很少,我们的国防工程及核电站需要用低碱水泥,所以还是有企业生产低碱水泥,举个例子、假如发改委发一道圣旨,明天全国生产水泥的企业生产低碱水泥,那么90%的企业关门大吉。
民修:据有关报道中国建筑平均寿命30年与低碱水泥有无关系?
土地公:这是两个概念,中国建筑平均寿命30年是工程专包2—5次造成的,比如中国全用低碱水泥搞建筑,工程专包还是2—5次还是豆腐渣工程,在这里强调的低碱水泥是让中国高层人士明白,低碱水泥为什么在中国用在核电站呢、不就是为了安全长久吗!而生产低碱水泥就是水泥原材料标准化,中国建筑平均寿命30年与低碱水泥无关系,但当一座楼设计寿命为70年,而采用的是低碱水泥混凝土,70年的寿命可能延长到100年或者还要长,这就是低碱水泥的特殊性,要不人家印度学发达国家生产低碱水泥呢!
二、给陶瓷、建筑陶瓷发展遇瓶颈及带来麻烦
土地公:陶瓷专家指出、陶瓷原料的标准化,是困扰行业多年的一个难题。业内早已公认,只有实现了原料的标准化,才会有产品的标准化,才会有产业发展水平的整体进步和提升。那么,中国的陶瓷原料距离标准化还有多远?标准化为什么成了一道跨不过的坎儿?这个萦系于多少陶业人士心头的终极梦想,何日才能够实现注?从这里看出原料的标准化是从专家做起还是从企业老板做起,而材料的标准企业是不准自已定。目前,在一些陶瓷强国如西班牙、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已实现了原料的标准化,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目前仍是一片空白。每个陶瓷企业都有各自的原料进货渠道,从外面采购回原矿料,经球磨加工后进入生产线。由于原矿料的矿物组成、粒度组成、化学组成及其它理化性能的波动,生产中产品配方和工艺参数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导致产品质量波动很大。而原料标准化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特别是像新明珠、新中源这样的特大型陶瓷企业,一天的吞吐量都是惊人的,由于原矿料的不稳定性,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去做配方,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否则,就有可能因为产品质量的不稳定而导致订单无法完成,从而影响企业的信誉。而国外的陶瓷企业,购买原料就像从米店买米一样,一包一包的各种配方的陶瓷原料,由专业的原料生产厂商提供,企业不会再去担心原料方面存在的任何问题(注)。从这里可以看到原料的标准化多重要!
三、给涂料、油漆、汽车漆等带来的质量问题。
土地公:这些企业也是受原材料的不标准化造成质量不统一,时好时坏拿不住死把,有两大因素制约涂料、油漆、汽车漆行业的质量。其一是材料粒度上与日本差距很大,其二就是原料的不标准化给配方及原料成份有变动、造成这些企业质量不稳定,根本无有空间赶上发达国家的产品。所以原料不标准化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无法估计!
四、给保健食品带来的危害。
土地公:原料是保证保健食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原料的好坏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原料标准缺失影响产业发展,从以劣质原材料制作伪劣阿胶到以贝壳粉假冒珍珠粉,近来发生的保健食品原料安全事件凸显出保健食品原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原料标准缺失,出现了原料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现象,让保健食品陷入严重的信任危机。一直以来,我国保健食品原料由于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致使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仅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影响,也严重制约着保健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业内专家认为,我国保健食品原料管理亟待标准化(注)。
五、影响钢铁企业及国防工程的发展。
土地公:原材料不标准化不细度化直接影响钢铁企业的质量,所以我国特殊钢品种少,质量差,就拿航空母舰来说,在中国有那一家企业敢拍着胸膛说“我厂生产的航母甲扳与现代日本美国航母甲扳质量一样”,从而国人要从原材料标准化细度化作起,一步一个脚印的找出生产特殊钢、我们存在的薄弱环接,赶上发达国家特殊钢质量,早日生产出航空母舰保卫南海!
六、原饲料不标准化给养殖业带来的危害。
土地公:记的很早很早以前,中国出口美国的猪肉人家不要了,中国人养的猪比美国猪有什么不同,都是人养猪还讲什么科学,商务部与美国人多次沟通,美国佬搬来一箱资料交给中国商务部人员说“带回中国去,按这些资料上的标准去生产猪,美国进口的是这种猪,而美国也是按这些标准养猪。当年在人民日报看到这篇报道百思不得其解,可能还没有改革开放,今天才明白养殖业的饲料标准化后、猪、羊、牛身体才健康,那么我们才吃上放心肉。
防碍原材料的标准化工作的瓶颈问题
民修这个瓶颈问题困牢我近一年,怎样阐明“原材料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让这个民族意识到“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让这个国家政府认识到不做“原材料标准化”工作给整个民族工业无法估算的经济损失,而“原材料标准化”工作是没有瓶颈的。我国从1990.6.4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其中第三章标准的制定、第十一条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下列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含标准样品的制作):其中就有”(三)基本原料、燃料、材料的技术要求”标准化,而过了21年了至今第三章标准的制定、第三条基本原料标准化工作没人做,不知为什么?
民修问:土地公您在关键词当中提到良心、责任心与原材料标准化有啥关系?
土地公答:当一个学生看到这篇文章后,她就明白中国的落后是没有作这些工作而造成的,她从良心的角度出发就支持原材料标准化工作,有责任支持丁民修写的这篇文章。当一个农民看到这篇文章后,她就明白种地、种莱、养猪、养羊、养牛都要标准化,产出放心粮,种出放心莱,养出放心牛、羊、猪才能提高价格奔小康。所以农民打心眼里支持原材料标准化工作,没有责任支持丁民修写的这篇文章。当一名工人看到这篇文章、她就提会到我们与发达国家产品质量差距在这里,从良心中激发出支持原材料标准化工作,有责任支持丁民修写的这篇文章。当一位科学家、教授、院士看到这篇文章后,她们从良心上感到愧疚,拿起你手中的笔向国家献计献策完善原材料标准化工作,这就是科学家、教授、院士责任!当区长书记看了这篇文章,她就要有向民众承诺,我做不好原材料标准化工作就下台!民修问:目前两英大会正在开会,让全国政协委员看了是否支持原材料标准化工作?土地公答:政协委员各行各业都有代表,让一个搞文艺工作,歌唱家,演员等去支持原材料标准化工作可能难度大一点,因她们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让一个从事标准化工作的政协委员看了会怎样,民修说:我查了一下全国政协委员中没有从事标准化工作的人,也可能资料没写清楚。土地公:那就没办法了,假如有政协委员提案让国家重视原材料标准化工作那就好了,唉凭天由命呗!
怎样做好”原材料的标准化”工作
民修问:我个人认为一个国家不重视“原材料的标准化”工作是体制有问题还是有别的障碍。
土地公答:不是体制问题,国家有标准化委员会从事标准化制定工作,要不低碱水泥标准怎样产生呢。中国是个很特殊的国家,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革命,中国前30年是胡闹的30年,改革开放30年是有国有、集体经济转向资本经济市场的30年,所以中国具备了施适全面原材料的标准化工作,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应该从国家质量监督总局分割出来,单独从事全国标准化工作,“原材料的标准化”工作在日本上世纪70年代就完成了,80年代完成了蔬菜标准,而我们是原材料大国,从事开采原料的企业多如牛毛还大小不齐,让这些企业独立完成基本原料标准化是难的很,所以国家要制定基本原料标准,而企业按标准生产原料,质量监督部门按国家制定基本原料标准监督企业生产的基本原料是否达到国家标准,并且思考用立法的方式规范“原材料的标准化”工作,说到立法我心里很难过,“原材料的标准化”工作利国利民,百利无一害,它是工业国的基础的基础,又是食品原料,医药原料,保健食品原料,养殖业原料的基础。著名的三聚氢胺案是否与饲料有关系,假如我们养牛的饲料标准化,牛产的奶也是一致得,那么牛奶过了关、在生产的奶粉就过关,婴幼儿的身体就有了保障,企业还添三聚氢胺吗?值的我们深思。
民修:土地公您举了这么多例子让网民知道“原材料的标准化”重要性,你辛苦了,我有一个郁闷搁在心中几年了,目前国家及大众提倡“爱心”,人的爱心是怎样产生的呢?
土地公:人先有了良心,从生活和工作中建立责任心,有了这而棵心才产生出爱心。当一企业家对产品不掺假不卖假,而是按标准生产的材料去卖,这个企业家就是有良心的企业家,而工人按规范的程序工艺流程去生产合格又标准的材料给企业,就是有良心的工人,双方的工作努力产生了对产品的责任心,这种即合格又标准的材料是持之以恒的,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就产生爱心,这种爱心是长久的。民修问:中国以是经济大国,排名第二、联日本都成认中国GDP高于日本,你对中国GDP是怎样理解的?土地公答:GDP是个很敏感话题,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这个统计数字最大的缺陷是重复计算,而我国目前区县市都重视这个GDP统计数字,难免统计错数字或者点错了符号,不是往前错而是往后错,不是一家错是家家错,到了国家统计局这个GDP就超过了日本,比如工业园,省地县甚至乡镇一级也有,招商引资来的企业都在园区内跑马圈地,许多厂房建成以后并未投产就闲置起来,有的企业圈了一块地之后便杂草丛生,这些厂房与围墙的投资虽然也使当地产生了GDP,但周边的老百姓都非常痛心,认为这是极大的浪费。究其本质,这种方式产生的GDP是一种徒有其表的无效GDP。某地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大量房屋被冲毁,大片庄稼被淹没,老百姓哭天喊地痛心疾首。次年,他们硬着头皮或支储蓄或举债务搞灾后重建,建筑运输等业一片繁荣,这一年的GDP是往年的130%,但老百姓反倒感觉自己的生活质量比原来差了一大截。原因很简单,洪水把多年来的劳动成果毁于一旦,而劳动成果就是往年GDP的累积,这些GDP因为洪水瞬间消失。如果一边是GDP增加,一边是GDP的消失;或者是GDP在不断地增加,但增加的却是一些无效的GDP,那么再高的GDP发展速度也并不能证明社会的财富在增加经济在发展,因为,只有保留下来并为人们所需要的GDP才是真正的财富。一个地方不断出现消失的GDP或者是无效的GDP,只能证明我们过去做了太多的无用功或者我们现在的决策有问题。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生活当中这样的例子仍然比比皆是层出不穷。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大兴土木,大马路大广场大公园层出不穷,有的学校斥资数千万修造一个大门,有的城市在几无人烟的郊区大道上通宵亮灯,这些远远超出实际需要的面子工程,难道不是无效的GDP?很多地方的城建规划是朝令夕改,房子是拆了建,建了拆,再拆再建,屡建屡拆,每一次的拆迁过程不都是过去GDP的消失注?我认为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国家,各地政府要规范统计GDP数据工作,实事求是的把GDP工作做好,一个国家最大财富是诚信,一个政府部门不但要讲诚信还要讲责任心,没有责任心还谈什么良心!(说过头了)。真实的GDP与流通货物的质量有关,产品质量的源头就是原材料标准化细度化,所以原材料标准化细度化与GDP有直接关系。
民修:我们的讨论就要结束了,土地公你讲的良心、责任心与原材料标准化工作联系起来,真是用心良苦,就现实的社会理念与经济跟原材料标准化工作不沾边,就十二五规划中没有提到原材料标准化工作,从这里可以凸湿出中国的工业农业养殖业等还停留在上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当年的水平,不可否认中国在某些行业是进步很大,是整个民族工业的九牛一毛,中国的进步就是高楼大厦!高层领导们,原材料标准化工作是好作,生产出标准化的材料是要科学、技术、人力、物力、时间加政府管理,不是一年二年,要全民族齐心协力5—10年才能完成原材料标准化工作!在次感谢土地公来参加讨论。
文章中(注)是从网上抄来的。
丁民修
2011.3.11日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