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几十年来,一直十分关注各个地方和城市的广告牌的形式、内容、设计和分布,尤其是对城市主干道、机场、高速公路两旁的广告牌关注特别多,无论云南贵州、北京天津,还是四川重庆、新疆青海,我都有拍广告牌。近几个月来,因为承担东莞的规划课题,来往广深高速公路的次数相当多,于是对广深高速两旁的广告牌的变化关注特别多,已经拍摄了300多张广告牌的照片。我从这些广告牌中,看到了若干新现象和新问题,例如,内地湖南、江西的的招商引资广告牌居然设到了珠三角腹地的东莞;广告牌的类型透射出产业结构和产品品牌的变化,物流、会展、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的广告牌越来越多等。关于这个问题的分析还没有进行,今天却无意中发现有一篇有关自己对广告牌分析的报道。原文由《中国经营报》记者张业军采写,发表时间不详,估计写作时间应该是广州亚运会召开之前。现出处是云南旅游特色网,原标题为:拆除户外广告牌的若干看法。发表这篇文章,是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是城市规划和工商管理部门要重新认识广告牌的意义,不要动不动高兴就批,不高兴就拆。
对于广州市政府来说,拆除户外广告牌并非是始作俑者。2008北京奥运会前对户外广告牌的整治,2009年上海市对户外广告牌的整治,以及后来成都、昆明等地对户外广告牌的整治,都为广州树立了不乏过激的先例。
从2008年底开始,广州市城管部门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管理和迎亚运环境整治的工作部署,就开始筹划这个暴风骤雨式的行动。在政府的强势推进下,原有的构建于民间的利益格局土崩瓦解——以亚运会的名义。
然而,作为千年商都的广州,遭遇如此一场商业“大清洗”,其总效益未必有所增加。广东商学院教授王先庆认为,一个城市的繁荣,与广告牌的关系十分密切。广告牌是一个城市外观的符号。“香港遍地都是广告,整个城市就是户外广告的世界。”而对于广州来说,户外广告牌总量并不到位。
“每次城市评优就洗牌一次,拆了建,建了拆,已有多次了。”王先庆说,目前政府在户外广告的管理模式上还处于计划经济的思维,事实上,老城区的户外广告牌严重够。
曼昆在其《经济学原理》中开篇指明,经济学十大原理之六提道: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关于看不见的手在指引经济活动中的技巧有一个重要推论:当政府阻止价格根据供求自发地调整时,它就限制了看不见的手协调组成经济的千百万家庭和企业的能力。……这个推论还解释了租金控制这类直接控制价格的政策所引起的更大伤害。
事实上,为了亚运会而进行的户外广告“大清洗”,显然会带来更多的“无谓损失”,如果我们将政府40%的分成类比为税收。那么,可以推断:纳税人经济福利的减少大于政府增加的收入量。
尽管当前暂时无法统计未来新规划的户外广告网点的市场总量,但可以预见的是,由于供应量大大缩减,其单位价格的提高远不足以弥补市场总额的大幅缩减,因此,对于城市经济来说,总效益是减少的。
另外,公众可能比较关注的还有,原先“北京路”、“上下九”各种霓虹招牌、商店广告交织在一起,形成的一片繁华的景象,在被拆除之后,这种繁华的商业气氛可能没有了。以高度繁荣的商业著称的千年商都,将会失去很多色彩。
参见: http://www.ynqv.com/index.php/article/kmly/6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