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堵要改变思路


    中国各个城市的交通越来越成问题,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难以摆脱的宿命,遇到堵车,大概只能无奈地叹一口气。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关键在于车太多。虽然我们可以说,西方的汽车文化不能完全适合中国,因为中国人太多,都像美国那样拥有车辆,不光城市交通拥堵不堪,整个国家道路占用的土地,将大大威胁粮食生产。但是,至少在现阶段,要改变这种以西方为榜样的生活方式,还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因此,如果说改变观念是长期的事情,短期内,中国各大城市还是要想办法解决交通拥堵的现实问题。
    今天在江苏省的常州市,看到当地一种解决交通的方法,似乎是一个有效的办法。这个办法叫做BRT,它并不是中国人的独特创造,而是移植国外的一种方式,它最早出现于巴西,全称是“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怎么理解呢?做一个比较。在北京等城市,人们可以看到城市道路上有“公交专用车道”,但是,北京的“公交专用车道”都是在道路外侧,每天只在交通高峰时段才由公交车“专用”,即便如此,“公交专用车道”也无法避免与其他车道的交叉,从而影响通行速度。
    所谓BRT就是在道路内侧,以高速公路的概念来说,就是在内侧的高速道,而且是全天24小时。为了使用这条快速车道,公交车站也要建在路中间,通过地下通道进入或疏散。因此,BRT系统也被称为“地面上的地铁系统”。常州建立的BRT系统,主要在交通主干道上,这个500万人的城市,BRT系统日均客流量31万左右,当地人说,交通高峰时,BRT系统的速度绝对比小汽车快。由于前后车次间隔也很短,因此,很多人放弃了小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而选择了BRT,其中包括很多本地的公务员和干部。当地人说,BRT系统再也不是低收入者的选择,而是每个市民的选择。因此,“公交为先”的BRT系统对于低碳、绿色,对于解决交通拥堵,都有很好的作用。

我的破手机拍的常州BRT系统。

BRT系统设计示意图,道路中间的建筑物为BRT的车站。

    近几十年来,我国很多地方的城市公交经历了一个普遍性的改变。较早的时候,公交都是国营的,后来人们批评国营公交态度不好、服务不好、线路安排不合理等等,便纷纷开始实行“市场化”,让民营机构介入公交。公交市场化以后,出现几个情况。首先,民营机构抢占最能盈利的路线,对盈利性差的路线则不感兴趣,公交的公益性降低;其次,盈利性差的路线留给国营,由于大量亏本,国营公交的积极性、服务性更差,陷入恶性循环;第三,民营公交为了盈利,几乎不再对老弱病残实行优惠,胡乱载客、甩客、随意拉客、抢客现象严重;第四,在一些地方,民营公交为了获得垄断,甚至形成了黑社会,例如重庆打黑之前渝强实业集团的黎强。因此,靠市场化来解决公交,多年来已经被证明没多大成效。正是在这个认识基础上,常州市几年前就开始将民营公交全部收购,回到国营公交的状态,政府以服务民众为根本,每年对公交系统实行补贴,常州市的市民、农民、外来人员一视同仁,只要支付很低的票价(办公交卡的0.6元,未办公交卡的1元),一票到底,并且购买性能优越、舒适的公交车辆,大大改变了城市的交通状况。
    事实上,国内开始建设BRT系统的,并非只有常州这一个城市,但常州实施得较早,效果也比较明显。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BRT系统要占用相当大一部分道路资源,能否做出这样的决定,关键在于政府的主导思想。如果政府偏重小汽车,就很难做出这样的决定;如果政府以广大民众的利益为重,就会拿出重要的道路资源,向大众化的公共交通倾斜,开小车的人们有意见,也难以对“公交为先”提出非议。
    当然,从更长远的发展看,引入国外的BRT系统,未必是解决城市交通的唯一办法,因为,对于中国来说,道路资源、土地资源将长期紧张。因此,前不久北京召开的“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有关机构展示了一种中国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新型城市公交,很可能成为未来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解决城市公交的选择,这种方式叫做“立体快巴”。它既有“公交专用车道”、“BRT系统”的特点,又不过多占有道路资源,运量比现在一般的公交还要大。如果这个方式在试点后被证明有效,它很可能成为未来中国城市中独特的交通方式。这也说明,要解决中国的问题,除了要学习外国的经验,也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发挥中国人的聪敏才智,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立体快巴”靠轨道运行,下面是空的,可以并行2辆小车。



不知何时能看到实物运行。

 

 

 

相关文章:

城市治堵要改变思路

治堵与添堵
堵车与公车

城市病的治标与治本

堵车与综合平衡发展

医生与“看不见的手”

股市大嘴到头了?

所得税与贫富差距

股市为何流行“铁公鸡

拉动内需为何自相矛盾?

房奴、卡奴、股奴、菜奴……

劳动力过剩怎么办?

中国、印度比较的腹语

打人、骂人与捧人

戈壁滩上的孤独

枪炮硬武器与道德软武器

落后就要挨骂?

南方网断章取义是无知还是故意?

媒体难道有特权?

重庆打黑打疼了谁?

律师替谁说话?

律师如何催生腐败
律师如何成为黑恶势力的帮凶?
打黑反贪的“异地机制”

社会变革与历史断裂

热脸贴了冷屁股

文化种族主义的无形毒素

从公租房看重庆模式

百姓需要良好的社会治安

谁盯上了中国内需这块肥肉?

百货零售业的浪漫主义消费

跟着洋人学坏变傻

从迈克-摩尔到中国医疗

政府为何花钱奖励减肥?

美食的最高境界

大众美食与平民社会

自由何必挂羊头

自由经济如何无视道德

自由贸易从来不自由

《公司的力量》,堆砌的庸见

中国人仇富吗?

宁与洋人,不与家奴

只反贪官,不管皇帝
壮志难酬孙中山

世界大庙会:文化能值多少钱?

世界庙会阿拉弄

文化崇拜与奢侈品消费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全世界资本家联合起来

梁启超为何善变?

美国人如何抵制外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