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线上线下”没规矩


   

    团购导航网站团800最新发布的《2011年1-2月团购市场统计报告》显示:团购网站总量已增至3283家,二三线城市的地方团购站增长迅猛;然而,市场火爆的背后,网络团购行业乱象纷呈,消费者对团购网站的投诉有增无减。

    根据艾瑞2010年对中国网民不选择团购原因的调查,竟然有47.9%的人是因为不了解所以不敢参加团购。诸多事实说明团购目前还处于市场培育期,消费者、团购网、商家三方都不成熟,需要长足发展。近日,美团网团购DQ冰雪皇后现金券纠纷事件就可见一斑。

   

【线下:服务质量难保证】

    拉手网CEO吴波表示,团购对中小商户的吸引力很大,因为能够直接带来用户量。但集中爆发的用户量,如果超过了商家店面的实际承载能力,就会直接导致服务品质的下降。另外,有些商家对团购用户和普通用户区别对待,也极易导致矛盾发生。

    团购网能否对商家的行为有所制约和监控呢?团购导航网CEO胡琛认为,目前由于团购网站太多,竞争激烈,难以对商家形成制约机制。在团购兴起之初,团购和商家的交易结构,往往采取先压商家一部分款,结束后付尾款的形式。但由于竞争原因,压款程序形同虚设,商家变得非常强势,造成团购网站监控缺位,无法保证服务质量。

    除了服务之外,实体产品的团购也常常让用户不满,比如团购某些化妆品,虽然价格只是专柜的1~7折,但用户拿到手却发现只是化妆品的小样,赠品或是试用装。

   

【线上:花样翻新的陷阱】

    尽管团购网站已经进入洗牌阶段,但是仍有为数众多的不诚信团购网站混杂其中。如虚报团购人数就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因为团购很重要的一个促动因素就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大家都买了,一定就没有问题。加上有时间限制,就容易形成“冲动型消费”,但其实这些人数是团购网站自己制造出来的。

    另一个团购网重要的盈利手段就是用户“付款但未消费”行为。美团网CEO王兴告诉记者,有很多团购网站依靠未消费的用户生存,似乎已经成了这个行业的潜规则。从团购商业模式看,通常是以实际消费人数同商家月结,理应本着诚信原则给“付款但未消费”的用户退款,但很多团购网站并没有这么做,有团购网站爆出行业潜规则,5%~10%的销售金额都是消费者过期未消费的,成了团购网站的增收手段。美团网近日就推出了“过期包退计划”,承诺将过去一年内1000多万过期款退还给用户。但是,过期团购费用是否该退?业内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目前,从购买合同的角度讲,还没有清晰的法律条款对此有清晰的解释。

   

 

团购投诉主要问题

    货不对板

    部分网站用免费的试用装参与团购,欺骗消费者。

    虚假宣传

    商家的信息不透明,虚构参与人数,夸大商家的实力和产品的性能等。

    准入门槛低

    短时间内便涌现大量团购网站。因行业素质良莠不齐,给部分诈骗分子提供了浑水摸鱼的机会。

    缺乏服务保障

    用户参与团购后的后续服务难以保障。

    克隆团购网

    有的非法团购网站会冒充正规团购网站进行行骗,名称一样,但域名、产品却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