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大会议总是一团和气,至少这八年内显得尤为和谐;代表开起会来完全是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叫往东绝不往西。一团和气是有原因的,全都一清二楚给你安排好了,你所要做的就是不要忐忑,全身心投入这个盛大作秀的Party。Party既有聚会也有党的意思,所以李书福说的好啊:“企业要听党的话,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代表尤其要听党的话,都是被领导的说话要保重,如果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干脆就呼呼睡去,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嘛。况且别时容易见时难,大家千万不要红脸。
![]() |
人大开会,代表睡到一片
|
![]() |
日本议会时常有火爆场面上演,巾帼不让须眉
|
![]() |
看似秩序井然的欧美议会,议案交锋碰撞的激烈程度也不亚于打架议会
|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议会如果不斗争,后果不堪设想。不在议会里打就会在可能在战场上打;议员不在议会里面斗争,国民就会在街头战争。一个现实的例子就是泰国,2005年,他信建立的泰爱泰党囊括了75%的议席,如果真正按照选票来办事,他信能够顺利组建一党内阁,可是,泰国军方利用他信去联合国开会之际,发动军事政变,用武力把他信赶下台。军方上台之后,立即修改宪法,在他们起草的《2007年宪法》中,首先无条件赦免自己,然后修改议会选举制度,恢复参议员任命,并且将众议员席位从原先的100席将至80席。军方的做法显然破坏了整个国家的民主规则,导致议会沦为权贵的玩物,议会失去了基本规则,民众被逼的开始走向街头,导致整个泰国社会割裂成两个对立的集团。民国初期,中国一再错过建立宪政的机会,关键就在于无论是以袁世凯为首保守派还是以孙中山为首革命派都不相信议会斗争与妥协的方式,而宁愿选择武力暗杀,武力统一中国的极端形式,导致国家一致无法走向宪政民主。
相比之下,议员在议会里面斗争,哪怕打得头破血流,只不过是人们捍卫自身利益代价最小的方式,而且在法律的框架内的有限斗争受到法律的制约。斗争集中在议会,哪怕打起来也不怕,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取选民支持,所以民主体制可以避免大的社会动荡。美国在赢得独立战争之后,于186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以商讨建立联邦共和国,在会上,来自北部的邦代表的与来自南方的邦(当时南部诸邦人口少,税收也少,所以是小邦)代表为了议院的席位分配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小邦的代表甚至威胁到如果不均等分配议席的话,这些邦将宁愿选择与英国或者法国结盟,也不参与美利坚的建立。后来双方经过长达4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同意设置两院,参议院均等分配名额,而众议院按照人口和税收来分配。富兰克林曾对此忧心忡忡,认为这种的妥协带来二十年的稳定就是烧高香了。结果,美国两百多年的联邦稳定就来自于这次会议上的讨价还价,后来美国社会除了在南北战争大规模动过枪外,再如何折腾都会尽量选择在议会中折腾,万一不行了就把执政党合法赶下台,既经济又实惠。
由此可见,在议会中最可耻的不是打架的议员,而是那些沉默的代表。当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们是不在此列的,他们基本上都是天外飞仙,负责构建和谐的画卷。最后,我想重复的是,还是李书福说的好:“企业要听党的话,叫干什么就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