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胜利而完满地闭幕。
闭幕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简称“十二五”规划纲要)以赞成2778票,反对59票,弃权38票。被高票通过。
没有颠覆性的反对,没有建设性的完善,没有为了拉票而有的据理力争,没有辩论,没有其他国家在历史上与现实生活中历次议会中所出现的那种戏剧性,省去了议案必须经过提案议员要竭尽所能去游说并力争那关键性的一票之类的起伏跌宕,这很难说不是一种遗憾。
中国的政治也不会出现到处巴结选民,为了自己的当选而在社区、礼堂或者电视台进行剑拔弩张地辩论,更不会出现针对政治对手的声誉的诋毁,甚至无中生有的网罗罪名,各种不择手段的争斗都难以出现在中国的政坛。
其实也不是一定要追求那种戏剧性,更不是必须要看到各不相让的政见交锋,也不是一定要有颠覆性的反对,以及唇枪舌剑的辩论,更不是说一定要有会议之前的小会那样的私下交易。或许那些所谓的民主体制的国家,政治中肮脏的交易更多,而且执政效率与权威性遭遇质疑,不仅在立法与提案的过程中一波三折,在执行过程中也举步维艰。
温总理在3月14日两会结束之后,回答记者关于政治改革的提问时,表示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保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成功,已经取得的成果也有失去的危险。
我们所理解的政治,并非绝对权威,而是民众真正畅所欲言,委员与代表真正发挥政治家应有的职责。而不是一切都流于形式走过场。如此将反对意见放在明处,也有利于执政党真正知道问题出在何处,增强危机意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做出更英明而正确的决策,尽量避免出现错误。
虽然“规划”草案早在几个月前就曾经以公开形式向民众征求意见,虽然在会议召开期间,给代表委员们充足的时间提出完善的意见,但是,只有不足3%的人,就中国未来的五年总体发展规划投了非赞成票,让人欣慰的同时,难免会让人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虽然我们走过了民主程序,但依然出现了高达97%以上的赞成率。这种感觉与政治民主进程的本质要求,差距甚远,甚至成为一种讽刺,让我们感觉尴尬。
比如奥巴马去年在国会上通过的“医改法案”就时刻面临被废止的危险。因为根据长达955页的医疗改革法案的规定,保险公司不得拒绝向病人提供医疗保险,也不得对医疗成本强加寿命限制,对奥巴马总统和国会民主党议员来说,这项法案是其在美国本土的首要任务,其目标是让数千万没有医疗保险的美国公民拥有医保、对最高收入人群征收新的税收、对医疗保险公司征税以及为医疗保健(Medicare)计划提供数千亿美元资金等。
但这项法案未能获得共和党的支持。甚至美国一名地区法官罗杰-文森(Roger Vinson)在2011年2月1日做出判决称,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签署为正式立法的医疗保健体系全面整改法案是违反宪法的。这名法官称,美国国会在监管商业的问题上存在越权行为。他表示,这项法案中要求18岁以上的美国人购买医疗保险的规定超出了国会依据美国宪法商业条款所能获得的权力。
国家元首竭尽全力推行的法案,居然被一名普通的地方法官指责为违宪,如此的朝令夕改,何以保障民众得到他们渴望的民生稳健?
——这种情况在中国出现,将说明许多人“脑子里进水了”,甚至会波及数不清的人的政治前途,所以基本可以说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反对票+弃权票<3%的代表,对于任何一个民主国家,这区区3%的非赞成票都是个耻辱。
究竟是谁投了非赞成票?到底是什么机制造就了中国代表们参加会议,只带了双手用来举手表决与鼓掌欢迎?只带去了双耳用来聆听?又是什么造就了中国“打酱油式的”两会代表,每次参会都没有任何提案,即使提案也是通过雷人提案而博取公众的关注,并利用关注提升自己在政治与行业内的知名度,让个人以及所代表的企业价值提升?
其实很多时候,当非赞成意见达到半数左右的时候,才会是真正意义的民主。这97%以上的赞成票,是证明那些心存疑虑或者不同意见的人确实被说服了,还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但怕说出来之后成为众矢之的?成为出头的椽子先烂?
即使是修改,也并非方向性,更非关键性的改变,那意味着当下的条件下,代表是根本不可能从方向上提出质疑的。那些原本想保留意见的,怎么会就选择了赞成票了呢?那些非赞成票的投票人,投赞成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忌惮还是觉得没有必要触碰那条红线,也没有必要踏那个雷区?
2010年两会期间,本人在文章《简论中国式会议与职业政客》中倡导:成熟的政治制度呼唤职业政客。这是个长期而道远的重任。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看到民富国强,团结和平发展,但那需要我们的两会代表真正承担起责任,切实推动这个进程。
什么时候,两会代表并不是只带着两只手去参加会议,并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才是中国式民主的起步之时,更是中国的非赞成票在3%的基础上攀升的开始。
贾春宝
2011年3月15日星期二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中国EMBA专栏http://www.chinaemba.com.cn/home/space.php
附: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部分修改之处: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决议草案14日将提请大会表决。根据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国家发改委对“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共修改38处。
根据人大代表的意见,纲要草案第74页的“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修改为“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第75页的“完善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后,增加“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纲要草案第113页的“发挥福建对台交流的独特优势”后,增加“提升台商投资区功能,促进产业深度对接”。
纲要草案第78页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后,增加“放宽社会资本和外资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第79页的“规范诊疗行为”后,增加“改善医患关系”。
纲要草案第95页的“有必要保持国有独资的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快公司制改革”后,增加“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第105页的“促进进口市场多元化”,修改为“促进进口来源地多元化”。
此外,根据代表审议和委员讨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修改,共修改9处,其中比较重要的修改有5处。
其中,在报告第二部分“‘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中“我们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一段,在“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后面,加上“达到74.5岁”,以使人民群众了解这一目标的具体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