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大地震看日本职业化


3月11日,日本史上最严重的里氐9.0级大地震爆发,弹丸之地的岛国日本遭到重创。(见图1-图2)信息传到中国,作为中国人我们同样感同身受,我们曾经也经历过“5,12 汶川地震”的悲惨,因此,尽管一提起日本,中国人都有历史、民族的情结,但人类在大自然的破坏力面前都是很微弱的。因此,没有半点幸灾乐祸,内心为一衣带水的日本人民,以及滞留日本的中国人虔诚祈祷。

         

                (图1-地震灾难)                                    (图2-海啸灾难)

从以上两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次对日本的打击的确非比寻常,我们作为友邻,一方面哀邻邦之不幸,同时也通过电视、网络在观看友邦在面对灾难时的一些良好做法。尤其是从以下几张图片中,我看到了精益日本,职业日本的风范。

中国汶川大地震,死伤惨痛,死亡人数高达8万之巨,尤其小孩和老人有很多,究其死亡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学校、企业、民居的抗震力差,地震一来,房屋就倒的倒,塌的塌,解放军、消防官兵本事再大,也来不及救。而日本的房屋在一开始就做好防震设计,建筑物质量也很不错,就算地震来了不能幸免,也只是整体倒坍,人员伤亡事故就少多了。(见下图3-4)

        

        (图3-汶川被压垮的某学校楼房)        (图4-日本地震的学校楼房只倒不塌)      

所以,从日本的房屋建筑的构造和质量,就可以看出日本人做事的预见性与精益,对产品质量的执着坚持,这正是精益企业的好品质。或许我们中国企业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正是日本人的精益生产和6S管理才使得不可一世的美国福特汽车、通用汽车巨头被丰田击败。
同时,当大灾难来临时,日本人很有坚韧性,能保持镇守自若。
“东京街头尽是步行回家的人群,仿佛数百万人都一起走上了街头,但都自动列队默默前行,秩序井然,毫无喧哗,我在开车,路上塞车,但也毫无喇叭声,眼前的一切,仿佛是部场面巨大的无声电影。”——微博网友  
“几百人在广场避震完毕,整个过程,无一人抽烟,服务员在跑,拿来一切:毯子,热水,饼干。所有男人帮助女人,跑回大楼为女人拿东西,接来电线放收音机。3个小时后,人散,地上没有一片垃圾,一点也没有。”——微博网友

           

 (东京街头,人民主动为交通让道)

从上面的两张图片就可以看到,日本人的职业风范和民族品格。在大地震这种生死攸关之时,日本国民仍然苛刻地维持公共秩序。与大自然肆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如此重创地震波之下,日本国内社会秩序却保持稳定有序状态,令外界印象深刻。在以“灾民”为标签的那个集体中,他们是一个团队,只有绝对服从才能维护集体利益。这样靠大家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形成的合力,确保国家保障系统运行的效率。不夸张地说,任何原因导致的哄抢和踩踏事件几乎不会在日本发生。因此,日本平民面对巨灾的秩序感和镇定气质,实际上就是整个社会面对灾害的韧性表达。
日本人有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好习惯。我曾经在松下电器工作时就有深刻感悟。在松下,一般部属是不去轻易敲上司的门。敲上司的门是意味着无能的表现,自己只有真的有问题解决不了时,才请求上司支持。因此,我们在电视里很少看到日本人在大灾面前,当众哭泣“不给人添麻烦”这是日本人的常识。在日本给小孩学习的《社会生活教育》第一章第一节里,就写有:“让别人不快、让别人担心、让别人操心,都属于“给人添麻烦”的范畴。
    日本人具团队精神,日本的足球就进步明显,中国国足为什么恐日恐韩,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我们团队意识差的表现。通过这种大灾,我们看到了日本人的韧性,更看到了他们的守秩序、守习惯、守公德、不为别人添麻烦的职业风范和团队精神。这正是企业所需要的职业精神,值得中国人学习。最后祝日本人民好运,日本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