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评论专栏文章,翻译成中文才538个字,胜过“普及常识”类时评的千言万语。)
为何中国官员命令当地居民多用水
彼得·福特
有时候,当你听到地方决策者的所作所为,你不禁纳闷中国怎么会变成一个全球经济奇迹。
最近有关湖北省赤壁市的一条消息令人感到费解。当地政府强迫居民每户每月用水最低5吨,而此时中国正遭遇几十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之一。
(政府拥有的)赤壁供水总公司一直抱怨,每吨水的生产成本为1.686元,而规定的生活用水价格每吨仅为1.1元,水价倒挂造成水厂亏损很大。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政府下令每户每月必须增加饮用、洗浴、洗锅刷碗的用水量,目的是交纳更多的水费。当地居民对媒体抱怨,即使用水量不足5吨,他们每月也被迫按5吨用水量交水费。
看起来供水总公司没有想到,如果它每卖一吨水都有亏损,那么,居民用水越多,它亏损也就越多。如果想减少亏损,那限制用水才更合情合理。
上次传出类似荒诞经济奇想是在去年年底。当时,为了达到政府规定的节能指标,一些城市的地方当局都采取拉闸限电的做法。矛盾就在于政府确定了限制单位产值能源消耗的目标。通过强迫当地工厂断电,地方政府减少了它们城市的能源消耗,同样也减少了它们的经济产值。
最终的好处为零。
一些专家已撰写了一些关于中国的书籍,譬如马丁·雅克的《当中国统治世界》。打消这个念头吧,如果赤壁及中国其他城市的地方政府的影响四处扩散的话。(美国3月1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