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睡觉,板子不能光打“瞌睡虫”
15日,网上出现一篇热帖,称湖南祁东县政府召开的一次政法工作会议上,参会的部分干部打瞌睡达10余分钟,并附带有照片为证,引发网友热议,有人称这有损官员形象,也有人称会议枯燥睡着也可以理解。
16日下午,祁东县委书记曾祥月接受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采访时称确有其事,目前已对三名当事人进行了查处。经过县委常委会研究后,决定给予三人免职处分,三人分别是县司法局两位副局长和县检察院政工室主任。(3月17日《红网》)
又是一个因开会“打瞌睡”而丢掉乌纱帽的新闻!
记得2008年年初,昆明市呈贡县投资促进局一副局长,因为在昆明市招商引资与开发区发展专题讲座上打瞌睡,而被仇和书记点名,该县领导连夜召开会议,决定勒令其辞职。这恐怕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个因开会“打瞌睡”而被罢官者。
不知道衡阳这个地方干部本身“嗜睡”,还是干部夜生活过多,抑或会议太多、太烂,“瞌睡们”在这块土地上已经是第二次上演了。2008年年底,包括该市轻工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刘梓恒等六名干部,因在衡阳市委、市政府召开的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会上 “打瞌睡”,被免去党内和行政职务,并被取消个人及所在单位当年度的评优评先资格。
网上每次曝光“打瞌睡”官员“丢官”的消息,总能赢得一片叫好声,多数网民会谴责“瞌睡官员”享受着政府的优厚俸禄,却不好好地为纳税人工作,连开会时都在养精蓄锐,是不是晚上打麻将打累了,或者是晚上和情人疯狂得太狠了?
其实,干部夜生活丰富、休息过晚确实是导致“开会打瞌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如果会议内容和与会者工作很贴近,会议形式不那么呆板,与会者都有“议”的机会,台上官员不那么喋喋不休、颠三倒四,台下也就不会频频出现“瞌睡虫”了。
“会议”、“会议”,本来一个很重要的属性就是“议”,可曾几何时,会议成了领导干部的“一言堂”,他们拿着秘书在网上抄来抄去拼凑而成的讲话稿,照本宣科地读给台下听,会后又印发成文件供下属学习、讨论,这样的会议其实毫无必要召开。如衡阳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那个大会,本来是“将一个电子文档挂在政府网站上”就可以解决的事,市委、市政府却硬是让方方面面的头头脑脑,开着公家的车从各区县赶来现场开会,消耗了汽油、阻碍了交通。一些感觉毫无必要的官员,借机闭目养神,以已备会后在岗位上更有精力去为人民服务,结果却丢了“乌纱帽”,实在是有点愿望。
笔者以为,开会“打瞌睡”应该受到应有的处理,但会议泛滥的体制弊端,社会更应该深刻反思,造成与会者“打瞌睡”的台上官员,也应该挨“板子”。
令人欣慰的是,中央已经意识到“文山会海”的体制弊端。3月1日,中共中央副主席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所作题为《关键在于落实》的讲话中,对“文山会海”就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规章制度应有尽有,却高高挂起、形同虚设;“文山会海”屡禁不止,习惯于靠会议落实会议、靠文件落实工作;各种检查评比考核过多过滥,催生“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习近平还引用一副对联来说明“文山会海”的荒诞:上联是“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下联是“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是“谁来落实”。
习近平进一步分析道,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重形式轻内容,重口号轻行动,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搞形式主义,势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助长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心理和好大喜功的浮夸作风,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
“关键在于落实,这个标题是那么言简意赅,那么实实在在。而老百姓期待的,正是习副主席《关键在于落实》的内容,能够真正得到落实。
整治毒奶粉专辑:
远学北京,重拳填会海——我为安徽发展献策之四
治“不良文风”,不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
就“文山会海”,我给金山书记拍一砖
北京新会风,再打瞌睡就是你的不对了
奉节一把手开会找替身被电视亮相的五大不妥之处
打瞌睡局长被勒令辞职,会推进会议改革?
新闻链接:
湖南祁东县部分干部开会睡觉被拍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