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成为食品业的又一桩案例,食品业为何屡屡出现类似惊人的质量安全问题?
被曝光之后的企业,都是好企业;各种补救措施应有尽有、各种解释都能铮铮有词。食品业出问题,一个最明显的特征:监管不力。这么多年出现的质量问题,都不是因为技术上出了问题,而是管理上,也就是监管出了问题。像双汇这次处理食品责任事故案的做法和蒙牛处理有人讹诈伊利的做法一样:撇清关系——一个儿子犯法不要紧,保全全家是关键。
所谓的监管不力,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中国的企业讲人情、讲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往往有漏洞,有猫腻,或者是关系至上的人情管理缺陷;第二个: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官员和企业也是一种人情关系。做食品业的企业管理者,哪个“敢”得罪质监所、卫生局的人?直到今天,这个话听起来都很渗人,但是实际操作中,没有人敢违背、也没有人敢做王石不行贿;更多的人认为没有必要为这点小钱去得罪官员——行贿政府管理者是很划算的一种投入。
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1、发现违纪严肃处理。不是一般的严肃处理,而是让他不敢再犯法的处理;2、政府官员的责任意识和其工资挂钩,发现监管不力者严肃处理。3、食品企业切实让他们倒掉一批才能从整体上提高食品企业的素质。
食品业的危机在中国已经不能再降了,俗话说:“做什么不吃什么”的习俗要和住房消费一起彻底整顿。房地产今天的恶魔也是监管不力造成的。2000年左右就提出的经济适用房,直到现在才有点真动作,前面十年为什么没有监管呢?为什么经济适用房被商品房完全掩埋?谁的责任?食品从业者、房地产从业者的确有责任,而管理者的政府有谁出来承担责任呢?
政府出手保障房和廉租房,就能解决住房问题,食品业的整顿也是这样。吃住只有政府切实加强监管、引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市场本身没有这个责任心。
“瘦肉精”能终止食品业的危机吗?
评论
编辑推荐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