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调存款准备金率加大楼市降价压力


                   再调存款准备金率加大楼市降价压力
                               文/马跃成

      
            铁牛驴印:2011年3月京郊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此,中国已经在今年三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每月一次,第一次是2011年1月20日 (大型金融机构)从18.50%提高到19.00%,第二次是2011年2月24日再次提高到19.50%。今天又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罕见的20.0%。
     再调存款准备金率,看来调控的频率还在加快,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还是意在收回流动性,是在遏制通货膨胀的增长势头。不过这次调整对楼市的影响不会很明显,也不会立竿见影。但是对开发商的影响是长期性的,除了贷款难度,考验开发商今年的资金链外,再就是对调控压力的感觉。
     今年调控以来,楼市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各地反映的情况是交易量下降明显。但是,发生作用的主要政策似乎不是金融政策方面的提高准备金率和加息,而应该是限购的力度更明显。
     从信贷政策来看,加息的作用要比调整准备金快,今年已经有过一次加息。但是,提高存款准备经率,是通过收缩银行的贷款额度遏制开发商的贷款冲动。这项政策对资金充足的开发商来说,没有啥作用。因此,虽然央行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但是开发商方面一直在强调自己资金充足,前几年赚的钱足以支撑开发商维持一年半载的。
     如果,我们把那些开发商大佬们的言论前后结合起来分析,就会发现,即使前几年房价涨了不少,开发商也赚了不少的银子。
     但是开发商的现金不可能有多少,一是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成千万上亿的资金对开发商来说并不算多;二是开发商一直在说看,房价上涨的原因是土地价格上涨,也就是说开发商没有赚到多少净利润;三是这几年开发商拿地的劲头不小,而今年的土地政策对土地出让金的收缴非常严格,同时对违法土地的检查监督也在加强,这些都给开发商造成很大资金压力。
     开发商可能会捂盘惜售,但绝不会捂钱不用。开发商有钱是无可置疑的,但是这钱肯定不是现金,也就是说开发商的资金链永远会紧绷着,银行贷款就是开发商的资金池子。现在从这个大池子放出的水越来越少,开发商的资金链就一定会面临巨大考验。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的调整不会是最后的调整。并且,我们要相信,以后加息还会再跟上来。成交量的大幅下跌将明显的影响开发商的销售。而2010年积压的大量土地,在2011年将初步进入开发环节。资金的消耗量将持续上涨。
     叠加的加息、贷款利率优惠政策还会使得炒房者利用资金压力大涨。目前购房的利息基本已经翻倍。限购、限贷、加税、增供等政策叠加作用,让炒楼者再出手已经很难。没有了炒房者,也就没有了房价上涨的动力。现在对这项政策的长期性判断正在形成共识。
     越来越多的信息证明降价是开发商缓解资金压力的最主要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