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继续横行 短炒继续盛行


指数继续横行 短炒继续盛行

   自2月份以来,行情的最大特征是“指数横行,个股霸道”。并且,很可能“克隆”出去年8、9月份的行情,继续成为3月份行情的主旋律,这也是多方面因素相互纠结的形势所决定的。

   一是,外围局势纷乱纷杂,非洲与中东政治风波愈演愈烈,且仍有继续蔓延的迹象。沙特股市的大暴跌,以及国际原油价格正式跃登100美元/桶之上,进一步加大了全球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通胀压力,也使全球经济蕴含了再度产生波动的风险。与此同时,政治风波的蔓延也促使全球资本开始增加黄金、美元等无风险与低风险资产的配置,股市、非资源性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品等风险类资产价格受到压力。因此,区域政治风波挑战着全球所有投资者的神经。

   二是,现阶段,国内的调控政策既要控制通胀,又要防止经济大起大落,正处于“走钢丝”的两难阶段。刚公布的2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2%,继续环比回落0.7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下降,且创6个月以来的新低。在各分项指数中,购进价格指数继续上升0.8个百分点,而更显重要的生产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指数回落幅度均超过1个百分点;采购量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回落幅度超过了2个百分点。说明购进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得企业采购与生产意愿降低,通胀因素已经影响到经济活力。调控政策、通胀压力、经济形势的扑簌迷离决定着行情还难有方向性选择。

   三是,去年10月份周期股报复性反弹时在2950点之上留下的史上最大天量,这是现阶段行情的最大障碍。一方面,目前的市场流动性环境与去年相比已经相形见肘,如果产生不了更大的能量去置换,就必需要通过反复“折返跑”的行情来不断蚕食与消化;另一方面,去年10月份的天量是周期股与蓝筹股集体暴动产生的,后期仍需要他们自身去消化。现在的问题是,周期股与大盘蓝筹股阵营根据“调结构”的受益与受损预期不同已经展开分化,也受制于流动性已难以再次形成集体运动,这就需要通过反复轮动的形式来各自完成换手与消化。因此,尽管这个天量阻力近在咫尺,但行情要形成趋势性上行还不可能一蹴而就。

   四是,房地产、银行股、“两桶油”占到上证指数55%左右的权重。房地产限购+房产税的调控正在全国各热点城市遍地开花,对于房地产公司来说,房价涨跌无大碍,没有成交就等于没有利润。2011年是“调控元年”,相对于前2年压也压不住的火爆,房产交易量大幅度下降是可以确定的,虽然有部分2010年预售利润的结算,房地产股业绩显著下降也是可以确定的。更主要的是,房地产调控何时能松动,房地产什么时候能“春回大地”目前还有没有预期。政策方向向下、行业景气度向下、盈利预期向下,意味着目前对应2010年19.3倍市盈率估值的房地产股并不便宜,行情有小波动的技术反弹,难有中级以上的规模性行情。银行股目前对应2010年预期下的动态市盈率只有9.5倍,为历史最低值,但行情仍是纹丝不动。说明仍受到地方融资平台、继续再融资、潜在坏账、息差收敛等因素的困扰。更主要的是,2011年信贷规模同比下降20%以上,再加上以往占到利润半壁江山、且被视为银行信贷业务优质资产的房地产信贷大幅度收敛,再加上坏账撇除、息差变化等因素,意味着2011年银行业利润下降30%左右是正常的。如此,银行股目前对应2011年预期下实际市盈率是12.4倍,应该说正处于合理水平,行情具有抗跌性,但预期不佳缺乏展开规模性的动力。基于我国进口原油的依赖度已经超过60%,结合我国成品油定价政策,“两桶油”的最佳盈利点是国际油价80美元/桶。因此,国际油价的高涨对“两桶油”的经营弊远大于利。“两桶油”的合理估值中枢是10-15倍,目前中石化与中石油对应2010、2011年盈利预期下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0.30倍与9.4倍、15.2倍和13.6倍,两者目前均处于合理水平,行情有一定的防御性,但缺乏预期向好的进攻性。以上三大板块在上证指数中的市场权重达到55%,再加上房地产景气度衰落后对上下游产业链的影响,可以说这三大板块已经完全绑架了指数。正因为这三大权重板块防御有基础,进攻性不足,导致指数始终成横向波动状态。这也是市场投资者放弃指数,专攻个股轮动的主要原因。

   五是,3月份的行情处于“两会”周期,历史上“两会”行情平稳震荡多,大涨大跌少,过去十年中3月份行情是6涨4跌,除2007、2008年外其余年份的3月份行情波动幅度均比较小。原因在于,在“两会”期间涉及股市利弊均呈的各种舆论尤其多,从正反两方面扰动投资者的各种预期。同时,“两会”期间一般处于政策真空期,投资者心理比较稳定但思维受到各种舆论干扰的市场环境赐予了个股行情即兴发挥的机会,“两会”本身多项政策议题也赐予了个股行情即兴发挥的素材。结合目前纷杂的内外环境,今年3月份的行情还难以脱俗。

   在“指数横行,个股霸道”的3月份行情中,个股无需起落,操作盛行短炒是行情最主要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