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令是一剂猛药


    关于房子的话题很多。今年春节以后,北京首先开始限购,继而,不少城市跟进限购。这一政策的目的很明确,一定要把房价降下来,不惜采用行政手段,责任制、约谈制等等。但是,它能有效吗?也许会有效,也就是说,房价也许真的会降,但是,这种下降意义不大,作用有限,反而可能积累更多的爆发力,在日后推高房价。因此,限购令是一个不理想的政策,经济学家李稻葵说,它是一剂退烧针,有副作用,但却是必须的。这话挺有意思。退烧针也许能退烧,但病根治好了吗?说不定哪天又烧了。“必须的”,又是什么意思呢?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用行政手段抑制需求,是一个不好的办法,因为,抑制需求并没有消除需求,对房子的需求依然存在,只不过延后了,很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候集中爆发。而且,户籍制度正在深入改革之中,限购令以户籍为划分对象,似乎又在强化以往的户籍制度,不利于人才流动,也不利于实现公民平等的社会价值观。与此同时,限购令的出现,使得房屋租金上涨,令缺钱买不起房子、只能租房子的人,生活压力更大。从全局上看,严格的限购令实施后,房价如果下降,只对政府的政绩好处更大,民众享受到的实惠不多,最多只有本地户口的少数人满意,却加剧了户籍制度下的不平等。因此,如果在限购令下最终房价下降,相当一部分需要住房的人,即使面对房价下降的局面,也束手无策,只能望价兴叹。高价买不起,低价不能买,房价高低对于他们又有何意义?政府部门兑现了让房价下降的承诺,却是一个意义不大的结果。此外,已有住房的人,面对房价下降,造成资产缩水。如果下降幅度很大,说不定会造成一部分停止还贷。所以,从综合效果上看,限购令如果产生效果,更像是政府部门的一个面子工程。
    把以北京为首的限购令与重庆相比,也许能够看出不同政策的不同预期结果。重庆首批公租房于3月2日摇号配租。据报道,房源有6万多套,申请者有2万多人,也就是说,只要符合申请公租房的条件,基本上都能得到。根据重庆的相关规定,郊县、外地、农村户口,只要在本市工作都能参加摇号,因此,重庆没有像北京这样以户籍把人区分开,而是一视同仁。这一政策的根本效果是,让相当大一部分中低收入者,能够安心地获得公租房,政府所收的租金,人们也能承担。中低收入者对住房的要求基本得到满足,而不像北京是通过限购令,把人们的需求推到未来。
    此外,重庆已经开始征收房产税。有报道说,重庆房产税征收一个月来,对于房价下降的影响不大。实际上,在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政策侧重不同的社会群体,它所预期的效果也不一样。公租房针对中低收入者,效果可以预见,将会很明显。房产税主要针对高收入者,房价降不降意义不大,只是适当抑制一下。事实上,对于有钱人来说,房价不降可能是有好处的,至少,他们的资产没有缩水,保值状况良好。放贷的银行也不至于拿到一堆缩水的房产。从另一个角度说,任志强很多年前说的话,在重庆得到了体现。任志强曾经说:他是为有钱人盖房子,穷人应由政府提供保障。以重庆来说,既然中低收入者已经有了保障,有钱人的房子就让它涨呗。当然,过于两极分化也不好,所以,房产税也用来压一下高档房。
    重庆为何能做到这一点?实际上就是政府观念的一个改变。谁都知道,各地房价构成中,地价是很大一块。我在四年前就说过,为了给中低收入者提供住房,政府的地价应该倒算,即,按照目标对象的平均收入,以及承担房租或还贷的合适比例,倒推地价。而不应该清一色地都是拍卖地块,造成一个个的地王。地价高收入进了政府的口袋,再怎么要求房地产商拥有“道德的血液”,也没用。而重庆做法其实很简单,政府用来盖公租房的地,是免费的。也就是说,政府没有从公租房的土地使用中赚大钱,政府自己先拥有“道德的血液”,如此,才能给社会做出榜样。那么,重庆的公租房对于政府来说,是亏本的吗?也未必。
    我国现在的土地使用权一般是70年,拍卖土地是什么概念?就是把70年的使用费一次性耗尽。从政府来说,等于是把70年的土地使用费,在今天全部收进,并且用掉了。这种方式看起来经济增长很快,但是,它也是寅吃卯粮,还会承担物价上涨的风险。而重庆市免费提供土地建设公租房,每年收取租金,这就好比没有把70年的土地使用费一次性收进,而是分摊到每个年头,公租房的租金则成为政府每年的固定收入。它避免了一次性卖地的突击性高收入,除非有更多的地,否则收入进入低谷。重庆的做法是细水长流。因此,大规模的公租房建设,虽然在建设之初,政府没有多少收入,反而要投入,但是,长期来看,它把公租房变成了年年都能结果收获的财源。老百姓省下的买房子的钱,还可以用于其他消费,以帮助实现扩大内需。政府的收入则没有大起大落,也减少了通胀的压力。从这个角度说,我倒情愿看到农产品涨点价,让农民的日子好过点,城里人把买房的钱省下来,多花点钱在农副产品上,让农民也能改善。
    当然,重庆的政策真正要看到效果,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我认为,北京等城市的限购令,仿佛是抢先获得一个控制房价的比赛。用李稻葵的话说,这是退烧针,也许一针下去,烧真的退了。但是,病根未除,未来还有可能发作。而重庆的做法是表里兼治,既要实现退烧的目标,也要实现拔除病根的目标。所以,李稻葵说,限购令是有副作用的,但却是必须的。这里所谓的必须,按我的理解,就是抢先拥有控制房价的效果,尽管这一效果意义可能不大,尽管这一效果很可能把房价上涨的压力推向未来,但是,对于目前在位的领导来说,可以对自己的政绩有一个交代。当我们说要“为人民服务”的时候,需要的是大公无私地“为人民服务”,所以,我看好重庆。

 

 

 

相关文章:  

限购令是一剂猛药

公安监督员:重庆社会管理一例

重庆模式讨论与“资本原罪”

征收房产税:我的设计方案

重庆将征房产税引发震动

从公租房看重庆模式

重庆打黑打疼了谁?

打黑反贪的“异地机制”

南方网断章取义是无知还是故意?

媒体难道有特权?

房奴、卡奴、股奴、菜奴……

拉动内需为何自相矛盾?

房地产应该标本兼治

拆迁户为何越来越火爆?

“三代积蓄一套房”与高房价怪圈

北京的房价应该多高?

“买房落户口”不是办法

浦东迪斯尼乐园能快乐吗?

上海迪斯尼如果失败谁负责?

迪士尼乐园能救房地产?
房价会永远涨是一个谎言

告别股市暴涨之梦

为年轻房奴算一笔帐

土地价格应该倒算

房地产市场里的政府角色

央企是推高房价还是抑制房价?

浦东迪斯尼乐园能快乐吗?

上海迪斯尼如果失败谁负责?

迪士尼乐园能救房地产?

胶囊公寓现身北京

“买房落户口”不是办法

拿过民主话语权

质疑市场万能论

享受免费服务的强制条件

中国电视四不像

中国模式不同解读的背后

中美博弈,中国需要智慧

有些牌坊要警惕

钱放在哪里最安全?

有些媒体严重缺乏职业道德

谣言是一种武器

媒体和政府,谁在撒谎?

谣言摸了老虎尾巴

一个谣言诞生的经典案例

三权分立之“话语权”

肯尼迪与民主政治
“山口组”为何长存?

美国人如何抵制外国公司

史上最强大的黑社会:东印度公司

选票政治与黑帮
美国“居委会”的一个小官

百姓需要良好的社会治安

黑社会与慈善

国际秩序与黑社会

卖淫团伙为何容易涉黑?

《中国没有榜样》
国际标准与中国利益

超利益政治与利益集团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