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盐”的结局值得反思
宁波抢盐图 来源:网络
广东多地出现抢盐现象,个别商家趁机提价一包盐卖到10多元 。来源:广州日报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海域发生地震引发核电站爆炸,中国部分地区3月16日开始发生食盐抢购现象。3月17日早,我到重庆大型超市家乐福、王府井等大型超市购盐,货架前挤满了想购盐的顾客,营业员告诉我,“盐昨天就抢光了!”,媒体报道,一夜之间,全国不少城市出现“盐慌”,广东食盐抢购风仅持续两天,卖出平时一个月的销量。四川两天卖出2.9万吨,接近四川全省1个月销量,江苏南京的王女士以每包8块钱的价格买了50包盐,50包盐一家人吃4年。
中盐总公司:食盐储备充足 能够满足群众需求
好在政府动用媒体、增加供应等措施,迅速平息食盐抢购风波,但问题又来了:“抢盐风”退了“退盐族”来了!物价部门的12358价格投诉举报电话又迎来了新一波的投诉潮———不少这两天抢了许多盐的人,在明白抢购无益后,一些市民拿着高价抢购来的盐纷纷到商家那儿去退货。从“抢盐风”到“退盐族”,一个平常的生活必需品经过这一折腾,确实让人意想不到,狂购盐背后“无盐的结局”值得迅速探究。
一般认为,日本核电站发生泄漏引起国人恐慌,大家纷纷抢购碘盐防止核辐射,民众抢购碘盐,受到碘盐能防辐射的影响。这里有谣言,也有信息不畅通的因素。食盐价值不高,吃食盐要适度,过量摄入对身体并无益处。网友发来短信调侃:“上联:日本人在核辐射中等待碘盐;下联:中国人抢碘盐以等待核辐射;横批:无盐以对。”;“上联: 日本是大核民族; 下联: 中国是盐荒子孙。横批“有碘意思”; “世上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来了,盐没了;世上最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来了,盐不好使;世上最最最痛苦的是什么?辐射没来,盐买太多了;世上最最最最痛苦的是什么?人死了,盐没用完。”
网友创作的《相亲》:一场相亲会上,男和女的对话如下:
女:“有房吗?”——男:“没有。”
女:“有车吗?”——男:“没有。”
女:“那有存款吗?”——男:“没有。”
女:“那你还来相亲!”——男:“我有盐!”
女:“老公!”
一夜之间,各大型超市无“盐”的结局值得反思;两日之内食盐抢购风波平息,“退盐族”后遗症也值得总结。因为这不仅是经济问题,也包含复杂的社会心理、社会稳定问题!
新华视点:“盐未荒人心慌”折射出什么?
什么原因导致了如今这无“盐”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