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个月,也就是从4月19日开始,两年一次的上海车展就要拉开大幕。作为与北京车展轮流展出的双年展,上海车展的“江湖地位”早已毋庸置疑。
从2009年开始,中国市场已经跻身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2010年,中国市场的汽车销量超过1800万辆,一举超过美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由于中国市场持续的快速增长,甚至有诺贝尔学家宣称,中国市场的容量将达到7500万辆。在这种情况下,北京车展和上海车展自然被各大车企认定为全球最重要的车展。
然而,今年的上海车展却遇到了特殊的情况:一是中国汽车市场经过去年的快速增长,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而刺激政策的全面退出和各主要城市的治堵措施,更是给车市增添了不确定因素,市场观望气氛浓厚;二是日本大地震以及引发的海啸和核危机让人忧心忡忡,并将对整个日本车企的参展情况产生影响,世界汽车格局或将因此发生变化。
上海车展的地位超过“五大”车展
“之前有传闻说奥迪Q3将在日内瓦车展首发,但我们并没有看到,请问这款车是不是为上海车展预留了呢?”
“哈哈,你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上海车展上,我们给大家准备了非常多的惊喜。至于有没有你提到的这款车,我们走着瞧吧!”
以上是日内瓦车展期间,笔者与奥迪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施泰德的一次对话。施泰德明确表示,上海车展是全球最重要的车展之一,奥迪将在上海车展上展出多款全新车型。而且,在日内瓦车展上展出的A3三厢概念车,目标受众将直指中国消费者。奥迪A1也将在年内引进中国。
奥迪仅仅是众多车企的一个代表和缩影。在中国车市成为全球最大市场这样的大背景下,2011年的上海车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甚至超过传统的“五大”车展。在“五大”车展中,东京车展早已没落,在2009年的东京车展上,不仅跨国公司纷纷缺席,就连主场作战的日本企业都不是太重视;美国汽车工业的颓败,让底特律这座全球最著名的汽车城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底特律车展也失去了以往的吸引力。在今年的底特律车展上,虽然有所复苏的迹象,但新车也仅为40多款,与鼎盛时期完全无法同日而语;历史最悠久的是法兰克福车展,奔驰、宝马等德国厂商往往都以独立展馆的形式参展,充分显示了欧洲主场的意味;巴黎车展则是PSA、雷诺等法国汽车的主场,近年来巴黎车展的地位而已已经逐渐被淡化;只有日内瓦车展,作为每年全球的第一个车展,依然以其独立、公平、时尚而备受企业关注。
可以说,“世界向东”的说法已经被学界和汽车界普遍认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认为:“未来5~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将不再是发达国家,而是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新兴国家。也就是说,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已经从发达国家过渡到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从西方逐渐向东方转移。”
“全球车展的变局,与全球汽车工业的‘东移’密切相关;而汽车工业的‘东移’,又是全球经济‘东风压倒西风’的必然结果。”业内人士表示,经过黄金10年的发展,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以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第一为标志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迅速崛起,世界经济重心不断向东迁移,世界汽车也完成了一次由西向东的轮回。
上海车展改变不了车市的走弱趋势
从2004年开始,北京车展和上海车展与车市的兴衰息息相关。2004年6月17日,北京车展结束后的第二天,南北大众宣布联手降价,全系列车型价格平均下调1万元。南北大众前后高调降价,引发了整个汽车市场的恶性价格战,业界称之为“黑5月”。
到2006年,大众换成了通用,率先打响了价格反击战:上海通用宣布别克君威和雪佛兰景程系列的价格全线调整。产品价格平均下调约1.6万元和1.8万元,价格战再次打响;2007年上海车展前夕,汽车市场的降价声已经此起彼伏,车展后一些厂家更是宣布官方降价。到了2008年,则是丰田挑起了价格大战,所有品牌迅速跟进。
可以说,汽车市场上有一条“车展定律”,也就是每次北京或上海车展结束之后,车市价格都会走低,造成大量持币待购现象,从而引发车市整体的下行走向。而且,由于上海车展每次都在4月份,刚好面临着“五一”的销售旺季。因此,无论是推新车还是降价,都是非常好的时机。
今年2月,我国汽车销售126.7万辆,环比大幅下降33%,出现了环比30%的大下滑,业内人士认为,2月车市的下滑,既有春节因素的影响,更不可忽视深层次因素的存在。从车市刺激政策的陆续退出,到信贷政策由宽松趋向稳健,到国内用车环境的恶化,乃至2月份油价的上调以及未来油价持续上涨的预期,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影响。
对于2月汽车销量的突然变脸,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认为,去年年底疯狂的汽车市场的余波在1月份逐渐消退后,2月份才显现出政策退出后的市场冷淡,这是符合规律的。一般来说,3月份是汽车整车厂商春节后补充库存的最后时间点,产能将快速提升,出货量也会不断上升,最终推动终端库存的高增。如果3月份车市不能真正启动起来,那么经销商很快就会达到高库位运行态势。
对于3月的车市走向,饶达表示,去年3月是汽车市场全年产销量最高的一个月,当时商用车加微型客车的批发销量高达74万多辆,但今年3月商用车和微型客车的销量预计无法达到62万辆,狭义乘用车销量也只能与去年基本持平或略低。因此本月汽车市场整体是负增长的大局已定。
截至目前,只有比亚迪表示对旗下众多车型全面降价,其他主流车企对于萧条的行情还未作出反应。不过,随着依旧惨淡的3月行情迫近,恐怕厂商们也无法继续“淡定”了。毕竟,3月的销量直接关系到季度产销计划能否完成的敏感指标,而各厂商蹦在弦上的价格战似乎已经一触即发。在销量下滑的情况下,汽车厂家在上海车展后进行降价促销的可能性比较大。
上海车展后,车市或将再现“降价潮”
评论
编辑推荐
2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