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能否有偿?
文/孙玉良
人之初,不善也不恶。
人的基因,哪会流传下善或恶的因子?
一个好人,雷锋、焦裕录式的好人,上推八代,就没有一个坏人?
不敢保证。
一个坏人,他的子孙难道就天生的“胎里坏,一包脓”?
不可能。没听说秦桧的子孙有哪个著名的坏蛋。看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杨铁心是个侠客,但他的儿子杨康,则是一个坏种。下一辈,大坏蛋杨康的儿子杨过,就是好人中的好人,神雕大侠。
人生下来,其实主要看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近朱者赤,近墨着黑,所以才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
譬如说在农村,农民们传统上是以“纯朴”著称的。但现在的农村,很难找到电影上那么纯朴的影子了。随着改革开放,一夜之间,农民也与时俱进了,变得狡黠,变得多疑,变得自私,人与人之间,全安装了一台“防护墙”,邻居之间,多有发生矛盾终生老死不相往来者,违法犯罪的,也屡见不鲜。
怎么会他们的良心,一夜之间“大大的坏啦”?
环境使然。
最近与友聊天,他说了一句令我非常震惊非常心寒的话:人人为我我为我。这句话超越了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的自私超级理论。如果每个人都信奉这样的“真理”,我们这个世界,将长期处于寒冬之中,太阳也不再会有温暖。
改革开放,集体经济一分而光,每个农民都种上他们的一亩三分地,过上了“各扫自己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日子。有“能耐”的农民,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当上了“经理”、“科长”、“工程师”等,下海捞钱。他们曲解邓小平的黑猫白猫论,挣钱不择手段,胆子很大地贿赂官员,分取每一项国家工程的一杯羹。或者,创办高耗能、高污染、技术含量低但利润可观的企业。农村里先富起来的都是些什么人?如果你到农村里调查一下就知道了,有几个老实和尚?
让这些人先富帮后富,无异于与虎谋皮,不可能的事。他们是未来的地主、资本家,马克思说的: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但在致富光荣的口号下,所有的人们,都以他们为榜样,老实的人,变成了不老实的人,不老实的人,变成了更不老实的人,为了金钱,谈“公”的人被认为是傻瓜,最佳合作伙伴多是狼狈为奸、沆瀣一气者,结成了肮脏的利益集团。
他们有一句叫得很响的口号:利益双赢。赢了个人,亏了国家;赢了个人,亏了集体。于是国有经济纷纷破产,且被冠以改革名号,好象破产的应当理分;于是集体经济被瓜分,也被冠以改革名号,好象瓜分的理所当然。
“人人为我我为我”的口号,就在这样的生存环境里诞生了。
在没有什么油水的村,若干届选不出两委班子;在油水丰厚的村,三年一选时,竞争者打破了脑子,丑闻不断。造成这样的状况,所为非别,全是个人利益惹得祸。
在我们村,好多生产队选不出队长了,没有人愿意干。为什么?利益微薄。一年挣那几百块钱,不如打几天工的。由于人与人之间关系淡薄,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也会打的头破血流,犯不着管事生那么大的气。如果每个人都极端的自私自利,抱寸土不让之心,管事的人,如何调解?因为调解难度太大,造成很多矛盾,数年乃至十年二十年得不到解决。
孙玉良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动物,人之初,是没有什么善恶的。谈什么“人之初,性本善与性本恶”纯属扯淡。随着年龄的增长,受环境熏陶,人渐渐有了分辩是非的能力,头脑中有了“公”与“私”之分。私是“潘多拉盒子”,需要法律来抑制,合理合法地为己服务,放任自流就会产生恶;什么是恶?为了一己之私,损坏他人的利益,损坏大多数人的利益就是恶。什么是善?为了他人或大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就是善。公心大的人,则善心大;私心大的人,则善心小。中央一直提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际上只有一手抓得硬,造成了现在的道德水准下滑。
大公无私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有的,但很少有,出现一两个他就是圣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形成一个和谐的世界。按照因果循环理论,人们都希望,好人有好报。我们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他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多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党的主导下发展市场经济。我们党有一个最大的口号,那就是“为人民服务”,冠冕堂皇地说是“无私奉献”,其实哪有啊?说无私奉献的人,都是“皇帝的新装”中的看客,真的无私奉献,一无所求,在市场经济里会饿死。我们的政府,将来的目标,应该建设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这个政府的服务,是“有偿”服务,有偿的金额,可以参考民众满意度随时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