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法定代表人丛建惠,注册资本伍佰万元。2008年6月取得该矿区的探矿权(探矿权证号:T61120080602009201,有效期限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
在取得此探矿权后,我公司委托陕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二四大队开展了矿区范围内的勘查工作,现分述如下:
一、勘察工作
1、工作部署及程度
(1)已查明勘查区钒矿富集的有利地段。
(2)对发现的矿体、矿化体进行了工程揭露,查明了成矿地质条件、矿化控制因素。
(3)对含矿层位进行了追索,对规模较大、成矿条件好的矿体正在通过钻探、硐探等手段进行深部验证,以查明钒矿体规模、产状、品位及深部变化情况,圈定钒矿体并对区内矿种进行综合评价, 提交可供开发的钒矿资源地。
(4)工作量
①1:10000地质填图:10km2;(已完成)
②1:2000地形测量及地质简测:2.7km2;(已完成)
③槽探:1500m3;(已完成)
④硐探:;600m(已完成);
⑤钻探:1600m (已完成)
(1)工作区范围
工作区位于陕西省商南县湘河镇以西5公里的水盆沟—小庙沟一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1′45″~110°54′30″, 北纬:33°18′15″~33°19′30″。
区内有县、乡级公路与商南县城、沪陕高速及陕西、河南、湖北三省交界的白浪相接。湘水公路从工作区通过,距湘河镇6 Km,距商南县城60 Km,距白浪约20 Km,交通较为方便(见图1-1)。
(2)自然地理经济条件
该区地处秦岭腹地,属中低山区,海拔200~850m,相对高差500m左右,测区属亚热带半湿润山地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6°C,极端最高气温40.5°C,11月至翌年3月为霜冻期,极端最低气温-11.8°C。年平均降水量808mm,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夏季多暴雨,秋季多连阴雨。属长江中上游流域丹江支流水系,水资源丰富。
居民生活用电由西北电网供给,电力充足。
3、矿权设置情况
商南县湘河钒矿的矿权人为商洛九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勘查区面积7.77Km2,拐点坐标如下:
点号 经度 纬度
1 110°51′45″ 33°19′30″
2 110°53′30″ 33°19′30″
3 110°53′30″ 33°19′00″
4 110°54′30″ 33°19′00″
5 110°54′30″ 33°18′15″
6 110°52′45″ 33°18′15″
7 110°52′45″ 33°18′30″
8 110°51′45″ 33°18′30″
勘查单位:陕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二四大队
地质勘查资质证号:6120051110036。
二、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1960—1980年,勘查区内分别做过1/20万区调及区域化探扫面工作,迄今为止,1/5万区调工作及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已基本结束,对区内地层、构造作了较详细的研究。化探扫面工作圈定了较好的多元素异常,为区内金属矿产普查提供了重要依据。
1958年,秦岭区测大队在该区南部进行1/20万郧西幅区调时,发现了下寒武系水沟口组含钒地层; 1992-1999年,先后由西安地院完成的1/5万《梁家湾》、《徐家店》、《赵川》、《白浪》幅和陕西地矿局第十三地质队完成的《竹林关》、《西照川》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对工作区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比,基本查明了区内的大地构造背景和构造格架,为本区普查找矿工作提供了基础地质依据,对含钒地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及构造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
1、区域地质概况
该区属秦岭褶皱系南秦岭印支褶皱带白水江—白河褶皱束东段,位于冷水河向斜北翼,北邻板岩耀岭河区域大断裂,地层区划属南秦岭地层分区徽县—旬阳小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震旦系及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岩浆活动不发育,褶皱断裂较简单,地层及构造呈近北西向展布。
2、钒矿(化)分布规律、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1)地层控矿:钒矿(化)体赋存于下寒武统水沟口组中段(∈1sg2)的杂色粘土岩、薄层碳硅质岩及黑色硅质板岩中,严格受地层层位及岩性控制,为层控矿床。
(2)岩性、岩相控矿:矿体主要赋存于硅质岩、炭质粘土岩、炭质硅质岩等黑色岩系,为含矿层、贮矿层。矿体与围岩整合渐变过渡,产状与围岩一致,与地层同步延伸褶皱,无热液蚀变,具同生沉积特征。
(3)钒矿沉积于炭、硅质板岩及炭质粘土岩等黑色岩系中,该层为钒矿找矿的标志层。
3、矿体特征
2009年1—2月,经预查评价,初步圈定钒矿(化)体两个,分别位于勘查区西部及东部,矿体呈带状、层状、似层状,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平均倾角45—70°。分别将各矿(化)体特征叙述如下:
Ⅰ号矿体:位于小庙沟—大沟之间的15—12号勘探线,层位稳定,矿化体呈层状,走向北西—南东,倾向15—45°,倾角45—70°。矿体内岩层褶皱构造发育,局部南倾,地表出露标高370—650m。由TC11、TC7、TC5、TC2、TC4、TC8、TC12七个槽探控制,矿(化)体长约1600m,厚度4—17.40m。平均厚度9.26m; V2O5品位一般在0.76—1.33%之间,平均品位为0.93%,矿石组分分布均匀。
Ⅱ号矿体:位于后洼—双人沟之间的38—42号勘探线,层位稳定,矿化体呈层状,走向北西—南东,倾向15—35°,倾角45—70°,地表出露标高310—380m。矿体内岩层褶皱构造发育,由TC30、TC38、TC42三个槽探工程控制。矿(化)体地表断续长约1200m,厚度2.82—8.96m,平均厚度6.275m; V2O5品位一般在0.79—1.18%之间,平均品位为0.85%,矿石组分分布均匀。
4、矿石类型、矿石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
(1)矿石自然类型
据邻区钒矿石岩矿鉴定,未见独立的钒矿物。其化学分析结果,V2O5赋存在不同的岩石内,依据矿石的成份、结构、构造,矿石自然类型分为碳质粘土岩型、硅质岩型、硅质岩与炭质粘土岩的过渡型(简称过渡型)三种。
①碳质粘土岩型
矿石浅灰色,局部未脱碳的为黑色,薄层状,极易风化,但不影响V2O5质量,该类矿石的V2O5含量一般在0.8—1.1%,高者达1.72%,主要分布在矿体的下部。
②硅质岩型
矿石灰色,薄层状,易碎,普遍夹0.2—0.5cm的粘土质条带,该类矿石的V2O5含量一般在0.7—0.9%间,高者可大于1%,主要分布在矿体的上部。
③硅质岩与碳质粘土岩的过渡型(简称过渡型)
该类矿石是由薄层硅质与碳质粘土岩、粘土岩互层形成,主要分布于硅质岩与粘土岩的过渡地段,一般厚2—3m,V2O5含量一般都在0.9—1.3%,构成矿体的主体。
矿石化学成分
邻区钒矿石化学分析及硅酸盐样分析结果见表1、表2。
矿石微量元素化学分析结果表 表1
矿石类型 |
V2O5 |
Cu |
Zn |
Ni |
As |
Ca |
Mn |
S |
硅质岩型 |
0.67 |
0.024 |
0.026 |
0.018 |
0.021 |
0.001 |
0.035 |
0.047 |
碳质粘土岩型 |
1.42 |
0.012 |
0.005 |
0.02 |
0.04 |
0.0016 |
0.004 |
2.36 |
矿石氧化物化学分析结果表 表2
矿石类型 |
SiO2 |
Al2O3 |
CaO |
MgO |
NaO |
Fe2O3 |
TiO3 |
P2O5 |
K2O |
烧失量 |
硅质岩型 |
86.84 |
1.01 |
1.30 |
0.55 |
0.01 |
2.13 |
0.21 |
0.59 |
0.30 |
5.06 |
碳质粘 土岩型 |
64.08 |
7.06 |
0.38 |
0.56 |
0.07 |
4.41 |
0.51 |
0.22 |
2.85 |
16.05 |
从表中可以看出,富矿石含铝、钾高,钙低;贫矿石含铝、钾低,钙高,表明钒与钾、铝有关,并呈正相关变化。
(5)通过本次勘查工作,落实V2O5内蕴经济资源量(332+333)7.00万吨左右。
(6)资料最终整理与报告编写:进行详细资源量计算,全面矿床概述经济评价,提交矿床详查地质报告。
四、湘河钒矿区合作意向:
根据已做的勘查工作情况,湘河钒矿具有较高的工作前景及较大的经济价值,同时,在采、选、冶方面尚需较大的资金投入,为此,我公司在完成此钒矿区的详查工作后,愿与其它公司进行合作。合作方式可多种多样,双方利益分配随投资规模及份额进行协商。
九州科技地税副本
九州科技国税副本
九州科技组织机构副本
商洛九州执照2010验
商南钒矿勘查许可证
联系人:朱先生
联系电话:1511612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