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交通运输体制的现状与弊端
任凌云 安乡县发改局
一、我国交通运输体制的现状
1、公路交通管理体制
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体制,在客货运输领域基本上实现了管办分离,只是旅客运输行业还存在一个行政许可的垄断经营问题,在公路修护方面,高速公路实现了政企分开,但是普通公路的修护管理体制还是按照计划经济的要求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起来的政企一体化模式。
2、铁路交通管理体制概况
我国铁道系统还是实行铁道部、铁路局(公司)、基层站段三级管理的政企一体化管理体制。我国铁道系统不仅道路和车站管理体制是政企一体化,就是客货运输的列车运行管理也是政企一体化。
3、水路交通管理体制
我国水路交通运输体制,在客货运输领域基本上实现了管办分离,只是旅客运输行业还存在一个行政许可的垄断经营问题,航道修护的管理体制还是政企一体化模式。
4、航空交通管理体制
机场管理和航道管理基本上属于政企一体化,从事客货运的民航公司是一种强管制的政企分开模式。民航总局、地区管理局及其派出机构承担民航行政管理和空中交通管理职责。民航运输存在一个行政许可的垄断经营问题。
二、我国交通运输体制的弊端
1、道路和航道修护体制是鼓励浪费与腐败的机制
我国道路和航道的修护管理体制都是采用政企一体化模式,政企一体化的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鼓励官员浪费中腐败,在腐败中浪费。因为现行道路和航道的建设与维护中,节约了不归己,浪费了可以浑水摸鱼。比如一条县级道路维修,修建不按标准来,偷工减料,平时也不好好维护,就等道路快点烂,再向上级争取资金。这种政企一体化道路修护体制,倒霉就是国家和民众,国家多掏钱,民众没有好路走。但是对上级领导部门和地方路政部门和施工单位却是三方共赢。国家钱再多,也不能平白无故进入领导腰包,但是领导给下面资金支持,下面人都会懂事的给领导送红包,地方路政局有钱修路,就可以向施工单位收红包,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才能多赚钱,又有钱给领导送红包,路没有修好,烂得快又可以再向上级争取建设项目资金。在现行体制下,如果把路修的很好,你是为国家节约了资金,为老百姓做了好事,但是领导不会喜欢你,因为领导没有好处了,你自己没有好处,只能甘于清贫。公路和水路航道维护还有一个通行车辆和船舶对道路和航道破坏不好确定的因素,导致是不是偷工减料不是很好衡量。铁路和航空领域完全就是行政管理体制造成的浪费与腐败。
2、垄断经营造成客运服务的短缺高价与社会不稳定
我国的客运市场基本上都是实行行政许可的垄断经营模式。这种行政许可性垄断经营表面上是为了让老百姓享受到合格客运服务,实际上是认为制造垄断,强迫消费者承受高收费,低标准服务。具体弊端如下:
一是造成客运特许经营权被爆炒造成社会不稳定。在温州市一块出租车的牌照的市场价格被炒到了120万元,就是中西部县城的长途客运线路车牌的市场价格也被炒到了400万元以上。由于牌照价格高,没有适合进入退出机制,往往行业一有风吹草动,就出现罢工、阻碍交通、围堵政府的群体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全稳定。
二是在民航领域客运线路特许经营权审批成为腐败摇篮。中国航空领域腐败基本上都与客运线路经营许可权审批有关系,国家发改委有史以来被抓出的唯一一个腐败分子就是因为插手都与客运线路经营许可权审批。
三是铁路行业高度垄断,加上无偿使用国家资源和投资,定价过低,引发严重供需不平衡,导致黄牛党盛行,服务质量大幅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