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刚刚看了两会代表话农民工子弟教育的对话栏目,感想颇深。两位代表的身份很有意思,一位是官方代表为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讲的是公办教育,属主流。另外一位是纯粹民间代表周森先生,作为主流教育的弥补,民间教育代表。厅长所讲的教育前景光明无限,给人信心。但环顾我们周围看到的事实却不能使我们开心。

  首先,借读费问题。现实如何解决?农民工孩子能否融入公办学校孩子群体。如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可否认的是大人们经济上差别反映到孩子们身上。

  看到江苏省教育投入数字不小,但细化到哪儿里,是否只关注硬件,如校舍。忽略软件,如教师的培训。

  听到周森先生的回答,感受很真实。政府应关注阳光照不到的角落,不能只看到好的部分,只要有一小部分处于困难状态,大家就要关心。没人指责谁,只需共同付出。现阶段农民工能将孩子带入城里一起生活的不是多数,且即使都在城市里,所承受负担很重,是否将所有在城里农民工孩子并入公办学校?从实际出发,并不现实。现阶段仍需要一些慈善机构兴办打工子弟学校,关键是把这类学校办好。

  另外,在农民工原籍地方也要把那里学校办好,让在外地打工的家长无后顾之忧。我们曾去河南、安徽等地乡镇学校考察情形,不容乐观。农村学校合并后人数增加了,但是设施、教室及教师跟不上,教育财政达到县一层,但乡、村一级还很难。不知厅长是如何面对此问题,他不能只是城市学校的教育厅长吧?

  目前教育还是要主要靠政府的建设,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从中央到地方都是宏观的思想及方法来实施,在细节上有些缺失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是需要群体和个人的力量来完善。

  愿更多的周森敢于直言,敢于面对现状,并积极地参与解决,多少都是一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