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请招考命题老师为女儿辅导”证明了什么


    

     去年5月,有个叫温娉婷的考生,曾被媒体称为“史上最牛的局长子女”。这个温娉婷当时在三亚市小额贷款担保中心招聘人员笔试行政能力测试中,竟然以高达99分的成绩夺魁。而她的父亲就是与招聘单位属同一系统的三亚市社保局局长温孝廉。

  现在,这起事件有了最新进展。三亚纪委监察局日前发布消息称,温孝廉当初是违规为他的女儿取得报考资格,并且还将他女儿送到命题老师处进行考前辅导。三亚市人民政府已免去了温孝廉三亚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局长的职务。(据3月24日新华社)

  等了那么久,终于等来对这位温局长的调查结果。“最牛的局长子女”果然并非“神助”事实证明。正是因为温孝廉的不廉洁,通过权力之手,让自己女儿获得命题老师的“近距离”贴身辅导,才制造出那样神奇的考分。在那种情况下,局长女儿当初“只留1分”,没得到满分恐怕都属于“手下留情”了。

  这个结果再次证明,怀疑什么也不要怀疑民意的智慧,忽视什么也不要忽视常识的价值。经常有人说,这是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有时,不妨也可以换一种思维来看,那就是现在仍然是一个很多常识难以被证明的时代。如果三亚纪委监察局现在还是没有证明温娉婷当初以99分夺魁,完全是来自权力魔力的制造,恐怕现在这位“史上最牛的局长子女”仍可能被一些人树为干部子女的典范形象。

  “女儿很聪明,99分是凭本事考取的”,当初温孝廉局长不就是这样进行豪言壮语吗?现在,温孝廉头上的官帽已经被摘去了,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回过头来想想,他的女儿如果真的聪明,不止“只留1分”,也不去摘下“史上最牛的局长子女”这顶桂冠,就不会犯“树大招风”这样大忌,说不定,她现在已经顺利坐到相关的职位上,拿着体面的薪水,成为事业单位的白领了。

  这样一想,恐怕现在这起事件真相的揭露也难以激起公众任何兴奋点,反而会让人觉得很失望。毕竟,这又是属于“偶然发现”的权力失范行为,并不是来自于相关制度检查的结果。也就是说,这个温娉婷拿出的这张近乎满分的考试成绩单,并不是在给那些干部子女争光,而是提供一个切口,让人们去审视类似的招考中,还会不会更多的权力魅影。

  要知道,绝不是所有权力都愿意选择“最牛”这种姿态。特别是在那个抽天价烟戴名牌表的周久耕栽了之后,越来越多的权力都学会收起张扬,懂得如何节制收敛。种种事实证明,现在最令人不安的权力,并不是那种表面看上去张牙舞爪的,而是在藏在暗处一脸阴险狡诈的。而这种权力进行掠夺制造不公,往往也很有技术含量,自然也就容易绕过公众视线来规避监督风险。

  那么,另一种常识又告诉我们,“史上最牛的局长子女”这样轰动形象,在很多权力看来,绝不会是聪明,而应该愚蠢。在这个民意与权力的博弈越来越复杂化的时代,仅仅守着简单常识来对很多现象进行判断仍是不够的,更何况,证明常识的正确本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去年5月到现在才看清温孝廉这张原本并不廉洁的脸,本身就证明民意与权力的博弈要经历复杂的历程。那么,而在这样博弈过程中,恐怕还会有太多少失范的权力成功地扳倒规则,践踏了公平与正义呢?

   “当过去不再照亮将来时,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这是法国人托克维尔说的。现在我们揭开“史上最牛的局长子女”的面纱,看到的依旧是权力操控社会游戏规则的丑陋,能想到的依旧是那些无奈地匍匐于现实的威权之下的人生。它其实也就意味着,一种比“史上最牛的局长子女”更牛的权力潜规则,其实才是最难被撼动与击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