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泰勒,以脸蛋征服世界、征服历史【组图】


《埃及艳后》:克莱奥帕特拉的复活

                  伊丽莎白·泰勒走了,女明星以脸蛋征服世界、征服历史的时代结束了■ 洪烛
    号称“世界头号美人”的美国好莱坞影星伊丽莎白·泰勒,2011年3月23日去世。这位79岁的老牌美人,走了。

    她成为一个伟大的电影时代的终结者。

   从费雯丽、梦露、赫本、嘉宝,直到伊丽莎白·泰勒,女明星以脸蛋征服世界、征服历史的时代结束了。

   她们的脸蛋,曾经是20世纪最光鲜的全球性符号。

   对于任何一个凡人来说,性格就是命运。但对于万变不离其宗的女明星,脸蛋是她的性格,同时也是她的命运。我们欣赏她主演的影片,等于是在替她看面相。通过她的脸而猜测她扮演的人物的宿命……这一张张从过去的阴影中浮现的脸蛋,将被属于未来的光线照亮。 

《埃及艳后》:克莱奥帕特拉的复活

 

    我认识一位女作家,极其崇拜伊丽莎白·泰勒:“在相信神的人们眼里,泰勒是一位女神;在不信神的人们眼里,泰勒是最接近神的女人。迷恋泰勒无需去看她的影片,只要在随便一本电影画报上看到她那张绝无仅有的脸,你便会惊异于她的纯净、皎洁,其中还混杂着一丝冷漠与忧伤。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她都是完美无缺的。世上没有任何演员与她相像,因为她不像任何人,她自己就是美的典范。”

    很难相信,对一个女人如此的溢美之辞,居然出自另一个女人之口。这是否说明:一张完美的脸蛋,是可以超越性别的,因为实在无可挑剔。  

《埃及艳后》:克莱奥帕特拉的复活

    当然,另一些人,或许会把费雯丽或梦露的脸蛋奉为经典,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女明星的美貌(不管是哪一位),其实是在印证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影像。  

    我们内心供奉着一个面目模糊的女神,时刻在寻找着她的替身。  

    女明星们有福了!银幕上的美女之所以优越于生活中的,因为借助于艺术而更接近永恒。你很难辨别她们云里雾里的脸蛋,究竟是实体,还是幻影?

[转载]鈥準澜缤泛琶廊蒜澮晾錾茁诽├战裉烊ナ

    银幕上的美女,带给我们的快感是属于视觉范畴的。换句话说,我们首先是用眼睛爱上她的,这一份情感,既抽象又具体,比灵魂重,但又比肉体轻。它介乎两者之间。有时候,我们会想不起一位女明星的名字(尤其是外国的,有着古怪的发音),却绝对忘不掉她的脸蛋。在这方面,简直有着超强的记忆力。 

    世上本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何况人呢。更何况百里挑一的女明星呢。她们几乎都长着一张个性化的脸蛋。这比姓氏、性格、身世等等潜在的因素更易于区别。

[转载]鈥準澜缤泛琶廊蒜澮晾錾茁诽├战裉烊ナ

    在符号帝国里深居简出的哲学家罗兰·巴特,写过一篇《嘉宝的脸蛋》,这很令我吃惊。想一想又没什么了不起的了,英雄所见略同嘛。银幕上的美女,说不定也能改变哲学家的世界观,至少是在瞬间。

    罗兰·巴特看完电影《埃及艳后》,对嘉宝的脸蛋赞不绝口,觉得很像一张奇妙的面具:“嘉宝的脸是一种理念,赫本的脸则是一种事件。”为什么呢?“嘉宝的脸蛋被视为一种转换,它令人忆念起两个肖像的时代,它确认了从敬畏到魅力的过程。众所周知,我们今天是在演化的另一极端:例如奥黛丽·赫本的脸庞,就很个人化了,不只因为它奇特的主题(女人是小孩,女人是小猫),也因为她这个人脸庞的独特规格,上面没有留下任何本质,而是由形态学方面的功能做无限复杂的组合。就语言方面的意义而言,嘉宝的奇特是观念的秩序,奥黛丽·赫本的则是实体的秩序。”  

[转载]鈥準澜缤泛琶廊蒜澮晾錾茁诽├战裉烊ナ 

    慧眼独具的罗兰·巴特,将嘉宝与赫本等女明星们加以比较,仿佛制订了风格迥异的标本。

   他说的没错,女明星的脸蛋,就是她自身的符号。我们无法把这张脸安在另一个人身上,却可以安在另一部戏里,让其充当虚拟的人物的面具。

《埃及艳后》:克莱奥帕特拉的复活

   伊丽莎白·泰勒无法成为赫本的替身,却可以成为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正如嘉宝无法成为伊丽莎白·泰勒的替身,却可以成为卧轨的安娜·卡列尼娜……调动起观众的想象力。

   女明星的脸蛋,是虚空里长出的花朵,是泄露了天机的星辰。当然,她们可以模仿一切,却无法相互模仿。因为这是经不同工匠的手打制出的独特面具。  

    否则,我们的记忆便会混淆如一盘散沙。另一个虚构的世界,便会从根基开始动摇。

【待续】

北京往事 (平装)图片《北京往事》洪烛著   周一渤 摄影

                                   广东省出版集团 花城出版社 2010年8月第1版 

中国所有节日都是美食节? 中文/繁體千年一夢紫禁城作者  /  洪燭   台湾知本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出版者推荐语】北京,是中國最霸氣的一座城市,因為北京有一座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國歷史最貴氣的一道烙印,端詳這烙印,總讓人百感交集:既有愛與恨的味道、更有血淚的味道,仍至鐵與火的味道。因為紫禁城總是逐鹿問鼎的金戈鐵馬、獵獵旌旗、絕世英主、一代佳人、亡國之君、殺頭忠臣、當權官宦、碌碌士子…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留下一段又一段的韻事、美事、恨事、憾事等等。沒有一本書再能比《千年一夢紫禁城》把紫禁城寫得更好了!因為作者在火中,在水中,在荊棘中,尋找著紫禁城古老的靈魂。這麼執著的作家少見──不斷從各方面探索著它的靈魂。作家也必須交出他的靈魂,然後他才能看到別人未見的、別人忽略的。他不是匆匆走一遭,而是經年累月的浸在紫禁城古老的靈魂裡。上天總算沒有虧待這書的作者,靈光稍縱即逝的特殊共鳴或是千錘百煉之後的智慧結晶,並不是每一個有心造訪紫禁城的人可以獲得的。作者是努力而後幸運的,我們則是因為讀它而幸運的!

作者簡介 洪燭原名:王軍,1967年生於中國南京。1985年被保送進武漢大學。現任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文學編輯室主任。出版:長篇小說《兩棲人》、詩集《南方音樂》、《你是一張舊照片》、散文集《我的靈魂穿著草鞋》、《浪漫的騎士》、《中國人的吃》、《眉批天空》…等多種。其中《中國人的吃》等在日本、韓國、台灣已出版。 

北京A to Z》(英文版)新加坡出版公司鲁迅为什么诅咒长城? 

    《北京A to Z》(中文版)当代中国出版社                      著者:洪烛 李阳泉

西施为什么是中国四大美女之首?  慈禧一生中哪一天不敢穿旗袍?[图]

毛泽东为什么选择中南海为办公室?【图】毛主席在哪家图书馆办过特殊借书证?[图]  哪些清朝皇帝陵前不允许立碑?

青年毛泽东在北京的恋爱史【图】 哪些清朝皇帝陵前不允许立碑? 毛主席为何爱吃武昌鱼?[图] 哪些清朝皇帝陵前不允许立碑? 在西域遇见香妃【图】 哪些清朝皇帝陵前不允许立碑?

 

京杭大运河是死是活? 
  ■ 洪烛《北京的金粉遗事》(大陆版)百花文艺出版社
  ■ 洪烛《北京的金粉遗事》(海外版)台湾知本家出版公司 

 

中国美味礼赞《中国美味礼赞》(日文版)日本青土社
《中国人的吃》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推出,日本青土社购买海外版权,翻译成日文全球发行。《朝日新闻》刊登日本汉学家铃木博的评论:“洪烛从诗人的角度介绍中国饮食,用优美的描述、充沛的情感使中国料理成为‘无国籍料理’。他对传统的食物正如对传统的文化一样,有超越时空的激情与想象力……”日文版易名为《中国美味礼赞》。
西方人眼里中国食品有哪四大发明?[图]《北京的前世今生》洪烛,邱华栋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老北京人文地图
 

《老北京人文地图》洪烛

新华 出版社 2010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