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私募基金峰会的投资思想火花


      第五届私募基金峰会324日再度在深圳召开,很多相关圈内人士参与了这次盛会,第一天的内容主要是三家私募基金的负责人畅谈投资理念,投资观点,其核心内容是表述了对于目前市场一些问题的看法!

    笔者简单归纳一下嘉宾发言的投资思想火花,用博文的方式告知广大读者。

铭远投资总经理陆炜认为:

    在市场判断中,不要以完全的数字去量化预测变化的市场,例如在03-05年宝钢股份和贵州茅台的对比,二者的净利润增长是一样的,但是否二者的成长性是一样的?答案是成长性比单纯的估值更加重要!这是宝钢股份的涨幅远落后于贵州茅台的重要原因!

    企业的增长最终会反映在股价的变化上,要相信资本市场的效率,医药板块的年递增幅度较高,像云南白药的年发展速度高达30%以上,最终在股价会得以完全的反映。相信随着调整的结束,医药板块未来的空间依然广阔,相反银行,地产的未来难以让人有想象空间,难道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还会在现在的市值基础上翻一番?所以不值得中长线持有。

    在成长和周期的选择上,目前成长股的盈利预期依然大于周期股。

    单纯分析研究指数意义不大,毕竟投资的成功与否主要落实在股票上,至于对冲,实则是将股权利润的增加转化为期货的亏损,不是一定要对冲,巴菲特就没有对冲。

    笔者的观点是上述论据有一定逻辑道理,但关于指数的预测还是要进行,毕竟系统性的指数不发生大的变化,单个的公司股票暴涨的可能也较小,个体要服从系统,所以不能因为大盘方向难以把握,就完全抛开大盘炒个股。

    关于对冲,如果持有的头寸较大,对冲可以回避系统外风险,不能因为股指期货的波动性巨大,就完全放弃这块市场。

 

瑞天李鹏:

    为什么对资源股不是特别热衷,主要原因是资源股的弹性太大,从高点和低点的距离在10倍之间,期间企业的变化可以说不是很大,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没有踩准节拍,亏损的可能较大

     笔者的观点是资源股由于弹性大就不介入,这种回避给投资者创造最大收益的机会,虽然躲避了风险,但并不是资产管理者的最终诉求吗,因为投资者放弃购买债券,放弃自我操作的机会,是冲着资产管理者的操作能力来的。

 

 

天马资产的康晓阳认为

    关于量化的问题,不过是希望成功的概率稍大,并不是成功的唯一灵丹妙药,理论上量化是将市场的逻辑现象总结为自己的数据模型,选择出符合自己逻辑操作的体系的数据模型,但并不能保证可以战胜市场!

    康总认为市场操作确实是艰难的,但量化可以帮助决策者快速从数千只股票中找出符合自己投资逻辑的数据化股票,比如符合1010条件的股票,或者符合突破特征的股票等等。

 

 

    笔者的观点是量化投资不是简单的计算价买卖,也不是炒股软件,它是一种筛选股票的方法,最终选择权还在决策者本身,如果把一切交易的决策权全部交给计算机执行,显然是荒谬的。毕竟市场是交易情绪的集散,而交易情绪是一个伴随着渐变和突变特征的复合体,用僵化的程式计算人的情绪,应该是目前科技力量难以达到的境界。

    欢迎读者去点击笔者照片下的新浪微博图标,注册成为王伟臣的微博的粉丝,笔者将利用微博把最新的市场观点以最快的方式发表出来供大家及时参考。

 

 

以上博文为笔者原创,如要转载本博文,请注明作者名,文中观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盈利自享!

 

 如有联系可来信[email protected]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