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中后期还在大学的文学青年们也许知道这个名字:“阿吾”。他的新客观体诗(他自己命名为纯诗)《相声专场》当年令人耳目一新。
相声专场(阿吾)
经过一个女人介绍
出来两个男人
一个个儿高
一个个儿矮
个儿高的白又胖
个儿矮的黑且瘦
第一句话是瘦子说的
第二句话是胖子说的
胖子话少
瘦子话多
瘦子奚落胖子
观众哄堂大笑
胖子用嘴鼻伴奏
瘦子边唱歌边跳舞
瘦子成了武打
伴奏跑调到霍元甲
响起不同频率的声音
两个人弯腰成一般高
出来一个老头
观众用右手打左手
经一个女人介绍
老头叫牛倒立
老头先讲一句
老头再问一句
前一句声音粗
后一句声音细
老头介绍餐馆的名字
观众悄悄咽口水
名字讲到第三十六个
响起不同频率的声音
经一个女人介绍
出来一群男人
一,二,三,四
五,一共五个人
五个人外形很不一样
就穿的服饰相同
其中四个人闹意见
一个人竭力调解
调解一定时间
出现一次响声
这样已有七次
每次稍有差别
四个人终于团结
要调解的人赔礼
此时响起不同频率的声音
是右手打左手的声音
我第一次读的时候乐的笑出声来。这个北大地球物理本科毕业、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生,27岁就是《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手握当时全国文艺评论话语权,不幸89年后丢了这个令很多人眼红的美差,但因此我们见面的机会多了,还在一起搞了个诗人沙龙。后来二十年不闻音信,听说他居然潜伏到TCL总裁身边,做了李东生的总裁助理兼品牌中心总经理,更吃惊的是过几年又闻他突然弃商出国,皈依基督,潜心诗歌和哲学写作。
忘了我们怎么重拾联络。前几天突然接到短信,说是与家人决定回国定居广州,我发信说,广州人民欢迎您!约了明天见面,很好奇:这个长脖子上挂着葫芦样脑袋、飘来飘去的瘦高个,二十年来经历了什么?有什么样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