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2011年2月中旬开始的四川乐山尘肺病农民兄弟救援工作,到3月15日先后筹集到社会爱心款253,513.40元。这还不包括乐山谢女士等人直接捐助的1万余元志愿者尘肺病人搜寻建档工作经费。至3月25日,目前已先后安排20位尘肺病农民进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救治,其中12人病情缓解出院,8人乃在医院接受治疗。由于费用统计工作没有跟上,现在此先公布由四位一线志愿者提供的到3月23日的阶段性工作报告,请广大网友监督、批评、指导。
一、乐山尘肺病概况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犍为县和马边县三县200多名村民,自1984年始,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的赤普、埃岱、干沟等铅锌矿区打工,直到2003年凉山州进行矿山整改,农民工全部返乡,个别农民工于2006年至2008年仍在这一矿区工作。
他们绝大多数都从事井下爆破开采作业。由于当地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安检、劳动、卫生等方面监管不力,矿方未采取防护措施,加之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导致不少农民工罹患尘肺病。因矿方未跟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未取得有效可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因此,赔偿难度极大。
自2004年9月,乐山第一例甘洛县铅锌矿农民工因尘肺病死亡后,目前,仅沐川县就有21人死亡。事件也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2010年4月,经过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乐山市犍为县、沐川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共确诊出60名返乡民工患上尘肺病。
据尘肺病代表说:乐山市有71名返乡民工患尘肺病,经乐山市疾控中心诊断死亡13人。其中沐川县47人,死亡12人;犍为县22人,死亡1人;马边县2人。经乐山市疾控中心诊断,拿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的尘肺病患者 60人。其中,尘肺一期7人,尘肺二期20人,尘肺三期33人(1人确诊后死亡。)
二、对尘肺病人搜寻建档
面对大量尘肺病农民,地方政府的救助并不到位。2010年底,正在参与甘肃古浪尘肺病救援的志愿者邓江湖、火兴才发现了乐山这一严重情况。
从2011年2月13日开始,邓江湖、火兴才、令平、杨霁等志愿者相继赶赴乐山开始实施救援工作之基础工作——搜寻患者并建立档案。
在邓江湖完成第一阶段寻访后,火兴才组建了由乐山师范学院、四川大学18位在校学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以及社会志愿者共同进入犍为、沐川、马边三县。历时一周,初步建立了包括患者个人基本信息、患者访谈、患者图片、患者家庭等文字影像档案。共建立了79份患者档案。
调查发现,除乐山市疾控中心确诊的60名尘肺病患者外,有疑似尘肺病患者有19人,疑似尘肺病死亡人数12人。因时间、经费及部分患者外出打工等问题,未能对更多在凉山州甘洛县铅锌矿打工,罹患尘肺病的乐山籍农民工进行更加详细的调查核实。
经进村入户调查,发现当地尘肺病呈现以下特点:
1、青壮年型尘肺。确诊患者、疑似患者以及死亡农民工年龄在30-50岁之间者占95%以上。
2、家族式尘肺。中国农村社会的农民外出务工,以家族为单位者较多。因此,家族式患者呈高发趋势,或者一家兄弟几个全部为患者,或者父子几人皆为患者。
3、村庄式尘肺。90年代前后约20时间,中国农村劳动密集型外出务工以村庄为单位者相对集中。因此,村庄式集中爆发尘肺病越来越多。
4、集中爆发型尘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打工潮兴起,到本世纪最初5年20年间,相对封闭的外出务工环境,以及混乱无序的矿山开采,导致农村尤其相对贫困农村的劳动力,集中在矿山企业者众,而劳动环境的恶劣以及劳动保护措施失当,几乎所有农民工身体不同程度植入尘肺病“因子”。而尘肺病的潜伏期一般较长,目前正是集中爆发阶段。
5、精英型尘肺。相比当年建筑工地较低的工资水准,大多有志于创业致富的农村精英劳动力,很难融于建筑工地“铁饭碗”式劳务收入。这部分群体拒绝相对廉价劳动力,进而进入矿山企业作业。因此,相当一部分农村精英因创业而陷入尘肺病怪圈,进而沦为新的最贫困人口群体。
三、对尘肺病人救治
根据四川华西医院专家对于众多尘肺病患者病情的诊断,综合当前医学界对尘肺病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洗肺手术,将逐步对尘肺病患者进行洗肺治疗。病情较重者及患有其他内科等疾病不能洗肺者,只能进行保守治疗。即洗肺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两种方式。
在入户调查过程中,了解到乐山有18名危重患者。本着先重后轻的救治原则,我们对这18名患者实施优先救治。
2月17日至3月21日,乐山尘肺病农民工已有15名患者在社会捐赠资助资金支持下,进入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接受治疗,其中7人已出院,病情得到了缓解,8人仍在医院接受治疗。已出院患者共产生住院治疗费用59538.5元。
因尘肺病属于不治之症,患者不能完全康复。下一步准备对病情相对较轻,体检合格后能够进行洗肺手术的患者进行洗肺手术。该治疗方案也是目前医学界认可的尘肺病患者最佳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费用基本控制在10000元以内,个别患者治疗费用可能略高。
四、志愿者经费情况
乐山尘肺病救治资金募集途径分网络微博募集和朋友资助两种类型。网络募集主要用于尘肺病患者的医疗救治,朋友资助用于志愿者入户调查经费。
志愿者在乐山农村搜索建档工作经费由乐山籍谢女士及乌鲁木齐热心人士分别资助10,000.00元和300元人民币资助,不在三个向社会公开账户募集资金范围内。
乐山尘肺病救援志愿者由3部分组成,其一为社会爱心人士,8人,经费自理;其二为媒体记者,1人,经费自理;其三为大学生志愿者,18人,包括四川大学学生9人,乐山师范学院学生9人。
五、筹措使用及开支情况
为募集捐款,我们共向社会公开三个募捐账户:
1、救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账户(中国工商银行,成都滨江支行,440220 4009024953376);
2、救助行动志愿者代表令平账户(支付宝,[email protected]);
3、尘肺病农民工代表刘光枢账户(中国农业银行,乐山市沐川县支行城郊分理处,622848 0521924659415)。
截至3月15日,以上三个账户共收到社会捐赠救助资金233笔、人民币253,513.40元,截至2011年3月15日,总结余189,824.90元。详见下表。
(为提高公信度考虑,从3月6日起,支付宝令平账户及农民工刘光枢账户停止募集工作。)
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1、乐山尘肺病群体人数众多,当前的募集资金不能完全救治乐山尘肺病患者,资金缺口较大。 2、只有民间力量,政府迟迟不肯发力。乐山尘肺病救治募集等所有工作纯属民间行动,募集资金主要来自个人捐助,企业捐助及社会团体捐助当前为空白,即缺少大额资金的捐助。尤其是当地政府一直没有行动,救援乏力。尘肺病之祸因在政府监管与用工企业,最终需要政府与用工企业负责。从甘肃古浪救援的经验看,最终要靠政府来接盘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3、而要政府接盘,强大的媒体舆论攻势至关重要。但是,由于乐山救援适逢春节后两会宣传管制期,之后又是日本地震及利比亚战事,尤其是四川当地政府的打压,所以舆论攻势始终没有形成。 4、志愿者长期持续工作无制度保障。志愿者团队本身没有资金支持,短期的救助行动可以有效实施,但无法支持长时间救助活动。 5、根据当前法律,没有公募基金的参与,仅仅靠民间力量的支持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随着调查的深入和发掘,整个中国社会农民工尘肺病群体越来越庞大,志愿者团队鉴于资金和个人力量的局限性,不能充分发挥志愿者的角色,且志愿者本身尚未进入专业角色。需要打造一支更为专业的志愿者队伍,致力于公益事业。 媒体参与及关注者及其薄弱,鉴于农民工尘肺病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最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应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媒体积极参与性,集束式进行报道。 另:目前志愿者已经完成四川凉山(约80余人死亡,200余人患病)和江西修水(80与人死亡,470人患病)尘肺病患者文字和影响调查资料,正在着手辽宁朝阳的尘肺病患者资料搜集准备工作。 志愿者、报告人:火兴才 杨 霁 邓江湖 令 平 2011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