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竹笋炒咸菜


水竹笋炒咸菜

 

又到春天,春天是吃笋的好季节。

我是春笋的爱好者。

在老家,笋有一种做法,不常见,却也很有味,那就是用笋炒咸菜。

离开故乡之后,我曾在湘菜馆吃到类似做法,就是挑很细的笋,切碎了与雪里蕻一起炒,是下酒的好菜。

在我的记忆中,故乡的做法也大体类似。

不过,食材是否与湘菜馆的一致,就不清楚了。

小时候,在我的故乡,有一种竹子,方言称其为水竹,是野生的,主要长在河岸边的高埂上。

最粗的也不过小手指那么粗,一般都很细,比筷子还细。

水竹弹性较好,粗如小手指的水竹,竹节细长,砍下来是很合适的小鱼杆。

但这样齐整的水竹,相对较少,多的是细细的小水竹。

因为开垦的缘故,水竹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长,我至今也搞不清,为什么有些地方长水竹,有些地方不长。

每年春天,水竹笋在河边高埂地的自留地里窜出来,长势迅猛。

乡下人做菜,总喜欢就地取材,这细长的水竹笋便是其中之一。

很简单,到自留地上干完活,看靠河边的边角上长出了细长的新笋,

或镰刀割,或随手一折,一把就回家。

回家把笋壳剥掉,剩下了细长的嫩笋,

洗干净之后,切成细小的笋丁,

抓一把头年腌制的咸菜,一般是青菜或雪里蕻,切碎,

一起下锅翻炒,出锅便成。

不过,不像如今湘菜馆,这么一弄就卖好几十块钱,

家里咸菜炒水竹笋(细笋),大都是早晚当咸菜吃,佐粥之用。

小时候我不是很喜欢这道菜,不是因为咸,而是笋丁太细小,嚼着费事,吃多了腮帮子累。

不过,放在白米粥里一拌,倒也是美味。

过去在家里,水竹笋炒咸菜,只有爷爷才用它来佐酒。

老人家高龄时,还好喝一两口,每次喝酒,也不用其他,水竹笋炒咸菜,或者黄豆酱,或者虾米炒咸菜,都是他老人家的美味。

不过,后来化工业在故乡大盛,连竹园都毁了,野生的水竹更是对环境敏感,是最早消失的一种竹子。

如今环境略有复原,竹子也渐渐可以重种了,但水竹是否还有,我已经不知了。

反正,回家时到河边钓鱼,或上杆棵埂自留地看看,再也未见过水竹,更不用说水竹笋了。

只能在湘菜馆,偶尔才能一尝其味,聊补小时候养成的味蕾之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