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电(http://news.sohu.com/20110329/n280035869.shtml) 针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可能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3月28日权威发布: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情况趋于稳定,周围环境放射性水平呈继续下降趋势。继我国黑龙江省东北部空气中发现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以来,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空气中也监测到极微量放射性物质。专家认为这是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经大气扩散的结果,其对公众可能产生的剂量小于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对环境和公众健康不会产生影响,无需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新华社华盛顿3月27日电(http://news.sohu.com/20110329/n280035954.shtml) 美国马萨诸塞州公共卫生部27日发表声明说,波士顿一个雨水检测站收集的雨水样品中本月22日检测到可能来自日本福岛核电站的微量放射性核素碘—131,但含量很低,不会对居民饮水造成影响。距离日本最近的国家——南朝鲜也终于承认探测到了放射性粒子。
正如我所预料的,日本核事故对我国的影响,已经得到了确认,目前其含量轻微,对人体健康没有实质性影响。由于核事故已经发生了十多天,人们对于资讯已经感到了疲劳和厌倦了,并且从最初的震惊,到惊慌,到发泄(比如中国人抢盐、日本人抢水、美国人抢碘片等等),到目前的麻木。人们已经从一个非常悲观的极端,到了目前出现了相对比较乐观,甚至无视的态度。
其实,日本核电站事故是一次非常严重的生态灾难,虽然我们不必为此过于恐慌,但是,也应该有正确的认识。我认为,既然我国已经确认日本的核污染进入我国,而且一天之内就覆盖了从黑龙江到广西的广大领域,虽然含量不高,但影响范围很大,尤其还涉及我国的主要粮食生产地区,如东北大米产区,虽然目前没有实质性影响,但应该加强检测,准备可能的应对措施。我个人建议,提高粮食等农作物和饮水等放射性物质的国家标准限值,因为这次的核事故已经引起世界性的放射性本底升高,坚持较严格的放射性标准,并没有实际的价值。
还有,我认为,虽然目前核物质对我国的影响非常轻微,但我国应该要求积极实质性介入核电站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因为大家不要忘记,日本的核电站还在冒着黑色、白色等不同颜色的烟,放射性物质还在不断地释放。目前,日本还没有透露其核反应堆中的放射性材料的总量和已经释放的剂量,以及还要释放多久。应该知道,放射性物质,尤其是长半衰期的核物质,其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是可以积累的,所以,即使现在对我国影响很小,随着不断地排放,以及风向的不断变化,其效应也是在不断变化和逐渐积累的。因此,只要日本还在释放核物质,我国就有理由介入这件事的处理。
同时,如切尔诺贝利一样,日本对于泄露的评估也在不断地进行人为修正。如对于水的污染,先前报道为1000万倍,后来又修正为10万倍,就象切尔诺贝利时,因为读数太高,而被认为仪器损坏一样。所以,我国介入调查有利于快速掌握准确的信息,以便采取应对措施。
目前,日本的核物质已经到达了我国、南朝鲜等地,我国应该联合南朝鲜、朝鲜、俄罗斯等临近国家共同与日本交涉,要求介入调查和处理核事故。而目前日本政府并没有下决心封闭反应堆,尽管其已经发现了钚的泄露。而且,比切尔诺贝利更为严重的是,日本一直放任核物质进入大海,并通过洋流污染海洋,其实,日本早就应该在福岛核电站外围修建围堰,阻止核污染的海水直接进入大海。
据报道,我国拟增加核安全局的编制,这非常好,但在此之前,应该立即集中人员,成立福岛核事故应对团队,积极介入福岛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尽快结束这个悲剧。这是对日本人民、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健康与幸福,都十分重要的事情。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