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两天,最振奋中国人当然是中国政府从利比亚大规模撤离公民的行动,除了陆路,更不惜租用了3艘希腊邮轮,甚至出动4架空军运输机以及一艘海 军护卫舰,其规模和效率引得世人瞩目和赞赏,体现了一国政府保护公民最基本的生命权利的执政承诺。在这彰显大国实力的第一次的同时,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 国对制裁利比亚投出的赞成票,更是实现了中国的另一个第一次,也达成了世界的另一个第一次。
2月27号,联合国安理会投票表决制裁利比亚, 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体成员一致赞成,这是中国第一次投票支持、也是安理会历史上第一次全票通过,提请国际刑事法庭起诉的相关决议。而 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将又一次投出弃权票,然后再发表一番不痛不痒的关注。因为中国政府可能认为,卡扎菲的战争罪是对本国人民所犯下的,而不是针 对别国的,因此只能算是内战,或者说内政。没想到,中国这次竟然破天荒地投了赞成票,这个结果超出了外界的普遍预期。对此,有评论写道,中国的这个第一次 也成就了世界的第一次,意义非凡。而之所以有这个第一次,与利比亚驻联合国大使达巴希的呼吁是分不开的,他在会议上恳求联合国救救利比亚,认为如果国际社 会不立即采取具体、有效的行动,就会有成千上万的利比亚人死于屠杀。
一 个国家驻联合国大使请求制裁自己的政府,而且其他驻外使节也纷纷选择背叛这个政府,这的确是史无前例 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安理会成员国不投赞成票,就会在道义上置自己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或许正因为如此,中国投出了赞成票。但是,一旦做了选择,就意味 着中国对此作出了庄严的承诺;也意味着要对我们以往一贯奉行的所谓“不干涉内政”的原则进行修正;同时还意味着,一个国家的当政者,如果干出了大逆不道的 事情,其他国家不仅有理由,而且有责任来进行干预。
尽管中国政府向来不喜欢西方国家关于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但中国已经是一个大国,我 们不能回避自己在国际上的责任,尤其是政治责任。在举世强调软实力的当今,如果我们对发生在别国的严重不人道事件装聋作哑,你的软实力从何而来?又如何才 能体现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真正素质呢?不仅如此,我 们还应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不能只要求别人做到这一点,自己更应该以身作则。尽管中国在亚洲率先建立了第一个共和国,但这个国家却多灾多难,而且很多灾 难都是掌权者自已一手制造出来的。虽然我们不希望看到国际社会运用同样的原则来干预中国,但谁也没有把握说这种情况绝对不会发生。
因 此,我们中国人,尤其是当政者需要认真反思,我们应该如何防止发生在别国的悲剧在中国重演。在当今两极分化、贪污腐败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官民之间 的互信丧失殆尽,各种小规模的维权抗争此起彼伏,如果有了某种导火索,小规模的抗争一旦转化为大规模的反抗,当政者又该如何应对呢?在稳定高于一切的口号 下,各级政府采取强力措施,力图将各种抗争压制在萌芽状态,从而在面子上保持一种安宁团结的局面。然而,在这种局面下,维稳者和被维稳者内心都没有真正的 安全感,芸芸众生,大多生活在一种焦虑当中。被维稳者的焦虑容易转化为暴力抗争,而维稳者的焦虑则相应地转变成暴力压制。
偌大的国家, 这么多的国民,如果完全进入一种暴力循环,国际社会即使想帮忙,也是爱莫能助的。利比亚出了这个事,对于该国人民是个悲剧,对于中国人 民则未尝不是个好事,他人吃一堑,我们长一智。中国很多官员,包括那些高层官员,好像总是信心满满,认为在自己领导下,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老百姓应该 感恩戴德才是。因此,每当听到有人搞群体性抗争时,总是想当然地认为,那不过是一小撮坏分子在捣乱,需要严厉打击。其实,中东的那些领导人在出事前也是这 么想的,他们的老百姓跟我们的老百姓一样,在抗争时也是那么想的。
中国历史久,国家大,人口多,似乎很特殊,但政治之大道是共通的。权 力来源于人民,需要为人民服务,人民理应可以监督掌权者,也可以 更换他们,这种大道并不高深,古今中外亦然,没有多少可争议的地方。它是普天之下世人都愿意认可的价值,违背它就是忤逆民意,这种价值究竟叫什么名称是 次要的,关键是要从心里面认可它。很多反对这种价值的人既不是站在学术的立场上,也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这些人不必同他们争论,他们所需要做的应该是认 真反省,回归自己的良知。
中国人应该好好地利用这联合国安理会上破天荒的第一次,认真讨论一下如何更好地遵从人道,改良政道;中国政府更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才能同人民一起,走出一条代价较小的民主之路,创造更多有益于中国,有益于世界的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