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家出版单位工作,平时工作比较忙。元旦假日,我又来到了彭院长的新浪博客,一口气拜读彭院长谈农村改革的文章。我被彭院长谈到的农村严峻现实震惊了,更被彭院长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真知灼见打动了!我添加了订阅,随时上博开阔视野,更新观念。
由此,我想到时下社会上对“砖家”“叫兽”的不屑和鄙视,我坚信,真正有“社会良知”、成为“民族脊梁”还是有的,彭院长无疑就其中之一。
我对农村改革知之甚少,但十分赞同彭院长的几个观点,我的理解是:
1、“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径”,解决“三农”问题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
2、 目前农村改革应着力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农民增收问题,重点是明确农民土地产权、广开农民增收渠道、加大政策性投入是对产粮大县的政策投入。二是农业转型问 题,主要是引入工商资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建立现代农业组织形式。三是新农村建设问题,主要是坚持因地而宜、量力而行原则,就近城镇化、建设现代文明新 型社区、培养有技术懂经营的新型产业工人)。
3、 破解“三农”难题,总体思路是:加快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进城乡一体化;提 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特别是土地产权和土地管理制度,释放“三农”发展潜力。
4、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后面应加上农业现代化,否则,既不符国情,也不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⑼平?amp;ldquo;城镇化”而不应是推进“城市化”,基本格局应当是“农村——城镇——城市”,农村改革发展宜从“小城镇化”突破。
6、山东诸城“三生、三化”建设新农村的实践是方向,最具借鉴推广价值,农村不应是城市的“缩小版”。
受彭院长启发,我萌生以下几点想法:
1、“三农”问题的加快解决和妥善解决,决定因素是执政者对农民的感情问题和态度问题。
2、以牺牲“三农”利益换取工业和其他领域发展的思维是忘本负义、杀鸡取卵思维。
3、解决“三农”问题,再做多少“技术性”工作也没用,要打破习惯思维,排除既得利益集团干扰,动大手术。
4、不管实行和推进什么“化”,如果不是受益大多数人,不是平衡协调,就是无良之化、恶行之化。
5、要用政策杠杆较大幅度提升农产品价格,使之趋于工业及其他产品一样在市场参与竞争。
6、不要老把我们的价值取向和政策办法与“国际接轨”,迷信和或依附强权是没国格没出息的表现,要“自立为主、外援为辅”。
粗浅思考,一孔之见,谬误之处,恭请彭院长和各位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