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后中央高层密集发声调研凸显啥?


两会后中央高层密集发声调研凸显啥?

  

  如何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是中央领导最关心的问题。两会后,面对干部管理、食品安全、反腐倡廉、住房保障、三农等重大民生关切,中央高层召开会议、密集调研,研究群众利益,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着重解决群众困难,切实把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协调好、维护好、实现好。(2011年3月29日人民网)

  全国“两会”闭幕,但“两会”精神不能落幕。如何把“两会”精神在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到基层,两会后,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九常委,分别就干部管理、食品安全、党风廉政、生态环境、文化惠民、三农问题、住房问题、反腐倡廉、公平正义等重大民生关切和热点问题,召开专门会议、密集开展调研,传递出积极信号和鲜明导向意义。

  彰显民生为大。天下之大民生为最。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无论是“两会”报告,还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民生所占的比重和篇幅都很大。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在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四次大会闭幕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做出指示,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他将民生问题的政治高度做了明确的界定和规范,细化了我们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从中央九常委两会审议讨论的声音中,我们也能真切的感受到民生的分量和责任。两会后,中央九常委再次密集发声、调研,围绕民生关切,研究群众利益,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着重解决群众困难,切实把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协调好、维护好、实现好,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民生为大、民生为最。

  凸显落实为重。“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两会”精神、中央政策,重在落实,关键在于落实。民生问题再大、再重要,离开落实也都是空谈。站在“十二五”的起点上,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关键是心无旁鹜抓落实,同心协力开新局。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健全抓工作、抓落实的责任制,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出成效。中央九常委密集发声、调研,针对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明重点、指方向、拿措施、谋对策,明确传达出这样一个信号,中央对关系民生的问题极为关注,对由此达成的解决方案,要求地方政府不折不扣地落实下去,切实改善民生,“把好事一件件办实”、“把实事一件件办好”、“把难事一件件解决到位”,让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建设一个“幸福中国”。

  树立示范为本。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关键在于落实,重点在于干部。中央九常委先行一步,密集发声、调研,正是给全国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和党员领导干部放出样子、做出表率、树立示范。政出中南海,有了中央领导的率先垂范、示范引导,我们有理由相信,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和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能落实好两会精神以及中央安排的相关工作,并针对当地实际、民生情况,果断采取措施,切实把惠及群众的实事一件件办好,把关乎长远的工作一样样做好,让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更为体面,让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科学、更加平稳、更加和谐。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央九常委已经为我们吹响了关注民生的号角、擂起了科学发展的战鼓、发出了狠抓落实的动员令。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其他重要文件精神,心无旁骛抓落实,脚踏实地抓落实,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智慧,激发一切可以激发的活力,向着“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奋勇前进!

  (倪洋军)

相关新闻:

  两会后中央高层密集发声、调研 彰显民生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