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21世纪西方面临的重大挑战


    

应对中国崛起已经成为21世纪西方面临的重大挑战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序 言

    中国依然是一个复杂和矛盾的国度。它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和势力不断扩张的全球性玩家,这引发了它即将成为美国未来在世界事务方面的对手的预期。与此同时,中国失衡的增长在其政治和社会体制方面所激起的种种不可持续性和不公平现象,又引发了对其国内稳定的长期疑虑。在海外,即使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和国力不断增长的趋势令人们对其在全球稳定和国际体系方面所造成的冲击明显感到不安,但中国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仍然受到广泛欢迎。

    对于美国人以及国际社会的其他人而言,应对中国崛起已经成为21世纪的重大挑战。然而,若想制定出一套应对中国崛起的有效战略,需要对中国基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情况予以不仅更加细致且远为丰富的了解,而不是在美国以及其他地区引发流俗性的公开辩论。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与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共同致力的“账簿中国项目”(the China Balance Sheet Project)形成于2005年,其目的是为政府官员、商务和其他私营部门的领导人以及媒体——同样也为感兴趣的公众,提供一个实事求是和经过客观分析的关于中国的信息资源。我们的第一部著作《账簿中国:美国智库透视中国崛起》(China: The Balance Sheet-What the World Needs to Know Now about the Emerging Superpower)出版于2006年4月,已被译为多种语言(其内容摘要参见www. Chinabalancesheet. org),成为世界各地的政策制定者、新闻工作者,以及学生们的指定参考书,该书满足了这样一种需要,即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军事、政治、社会,以及国际政策进行可靠的和实事求是的讨论。该书还得到包括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以及中国前副总理吴仪在内的美中两国政府高官们的广泛引用。

    上述两个机构在2007年5月举办了一次全国性会议,对中国以及美中关系继续展开讨论。在那次会议上,我们发表了名为《账簿中国:2007以及展望》(The China Balance Sheet in 2007 and Beyond)的论文汇编。这部汇编对包括北京的互联网审查政策、中国的法制,以及中印和中俄关系等在内的各种论题进行了探索。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世界银行行长和美国前副国务卿罗伯特·佐力克,以及微软首席研究与战略官克雷格·蒙迪作了主题发言。

    通过把中国的发展直接与美国和全球利益联系起来,本书试图把对中国以及美中关系的分析提升几个重要台阶,同时就一系列可能的对应政策提出建议。本书开头,在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伯格斯坦(C. Fred Bergsten)博士所写的一个章节中,对中国所提出的全球性经济挑战这个贯穿全书的中心论题进行了审视,然后又转向中国正在出现的对所有这些议题的政策争论。在中国出现的这些争论中,一种比许多外国人所感受到的更加开放、多元和富有创造性的理性风气正在形成。

    本书从国内政治和社会事务、经济政策,以及外交和安全政策等三个方面对中国自身的发展趋势做出评估。本书作者依据各自专长对这次讨论分别承担相应责任。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研究傅立民讲席(the Freeman Chair)的主席傅瑞伟(Charles Freeman)主要负责专门讨论中国国内政策的章节;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Dr. Nicholas Lardy)负责写作中国国内经济方面的内容;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特莱沃尔·豪瑟尔(Trevor Houser)与丹尼尔·罗森(Daniel Rosen)合写了关于中国能源问题的第7章;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在国际安全项目方面的高级研究员德雷克·米切尔(Derek Mitchell)负责写作中国外交和安全政策所面临的多方面挑战。所有这些作者在他们的专业领域都出版了大量著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向许多曾提供文稿的人们表示感谢。美丽莎·墨菲(Melissa Murphy)帮助写作了第2、3、5章;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的安德鲁·魏德曼(Andrew Wedeman)帮助写作了论述腐败问题的第5章;海军分析中心的大卫·芬克尔斯坦(David Finkelstein)不仅为论述中国的军事现代化问题的第9章写出初稿,而且还提供了相当理性的信息。

    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由中国研究和美中关系方面的高水平专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的巨大帮助。整个委员会在本书的写作初期就与作者及其团队举行会晤以对本书内容进行讨论,委员们还通过他们富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帮助确立了本书的基本倾向。然而,应该指明的是,本书中的各种结论和见解都归于本书的作者。作者并不一定要去表述顾问委员会成员、提供文稿的作者,以及其他提供支持的人们的看法。

    我们特别要对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所长、傅立民讲席前主席季北慈(Bates Gill)与哈佛大学约翰·F肯尼迪政府学院贝尔伏尔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the Belfer Center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高级研究员、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理事会理事,以及通用电气前高级副总裁和总法律顾问本恩·W海内曼(Ben W. Heineman, Jr.)致以谢意,前者对这个项目提供了不可估量的支持,后者不仅创设了这个项目而且还给予了巨大的帮助。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艾娃·加里(Eve Cary)与卡尔·鲁宾斯坦(Carl Rubenstein)作为“账簿中国项目”的项目协调人为该项目的主要承担者们提供了行政支持。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和高级研究员亚当·波森(Adam Posen)担任了项目顾问。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艾娃·加里与艾利森·斯莱克(Alyson Slack)以及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吉翁·荣格(Giwon Jeong)为研究工作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帮助。陈秀菊(Shiuanju Chen)、奥兰多·克鲁斯比(Orlando Crosby)、弗格斯·格林(Fergus Green)、桂轩(Xuan Gui)、丽亚娜·林·辛奇(Liana Lim Hinch)、阿瑟·卡纳库(Arthur Kaneko)、斯蒂芬·迈耶斯(Stephen Meyers)、阿历克斯·拉多(Alexis Rado)、雪莱·苏(Shelley Su)、朴东永(Pak To Wong),以及张晓(Xiao Zhang)等为研究工作提供了额外的帮助。约翰斯·霍普金斯高级国际研究学院(Johns Hopkins’School for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卡拉·弗里曼(Carla Freeman)为编辑工作提供了帮助。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爱德华·A.图伦(Edward A. Tureen)在编辑工作中曾提出建议并且监督了整个出版过程。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麦当娜·德瓦萨哈亚(Madona Devasahayam)担任了专业文字编辑和编辑工作协调人。

    在《中国崛起:挑战与机遇》(本书的英文版书名)出版以后,通过各种会议和简报以及可能的深入研究,这个项目仍将不断取得进展。同时,通过其网站(wwwChinabalancesheetorg)以及出版物,这个项目仍会是一个提供实事求是和引人注目的中国信息的重要资源。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一向为政府、国际机构、私营部门,以及国内社会中的决策制定者们提供战略眼光和政策解决方案。作为一个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的、获得两党支持的非营利性机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在从事研究和分析工作的同时,形成了审视未来和预测变革的政策初衷。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作用之所以能够发挥出来,这要归于个人、私人基金会、美国和国际政府机构,以及各类公司的慷慨支持。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是一个对国际经济政策开展研究和讨论的私立的、非营利性机构。其目的在于对这一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发展和交流处理此类问题的注重实效的新方法。该机构完全是超党派的。一个由慈善基金会、私人公司和感兴趣的个人所构成的高度多元化的团体为它提供资金支持。

    研究所本身的总体财力与外来资助共同为“账簿中国项目”提供资金。外来资助者包括ACE有限公司、美国国际集团、波音公司、卡特彼勒、花旗集团、可口可乐公司、联邦快递、通用电气、通用汽车、高盛、微软、辉瑞,以及宝洁等。这些机构支持者与资助者对于本书内容没有进行任何编辑,也没有进行任何控制。

    中国崛起为美国和全球社会既带来了众多挑战,也提供了众多机会。当美国和其他国家准备迎接这些挑战和抓住这些机会时,对中国崛起的意义和特征具有一个清晰和客观的了解极为重要。在未来几年里,“账簿中国项目”将继续努力,为持续进行的关于中国的争论和探讨作出贡献。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总裁John JHamre      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C.Fred Bergs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