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渝全国政协委员集体提案:关注养老服务业


  在渝全国政协委员集体提案关注养老服务业

  “如果养老困局不能得到有效破解,最浪漫的事未必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在渝全国政协委员集体提案,呼吁关注养老服务业,政府应大力支持养老机构的发展。老龄社会是21 世纪中国的重大国情,把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摆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随着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以及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居民服务业提供专业化的社会保障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养老服务作为集生产、经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在调结构、促转变、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委员们建议中央尽快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包括免征养老机构企业所得税、育养服务收入营业税,免征自用房产、土地、车船的房产税和使用税;减免收城市建设配套费、集中绿化建设费、排污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免收水、电、气、电视等的安装增容费、初装费,用水电气按居民价格收费,有线电视维护费减半收取等。

   社会和家庭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为数甚众的老年人如何养老,不仅是每个家庭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且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化问题,社会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功能。“两小养四老”现象普遍 ,截至2009年底,重庆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513万人,占老龄人口总数的16.2%,高出全国3.7个百分点,其中需要照护的高龄老人、失能老人有66.2万人,占老龄人数的12.9%,高出全国1.5个百分点。这些老人不同程度地需要提供护理照料服务。但另一组数据却显示,养老服务机构的现状让人忧虑。2009年底,全市1262所养老机构只有床位6.8万张。全国政协委员王孝询说,按照3%入住养老机构的社会需求计算,全市513万老人需要15.4万张床位,目前缺口达8.6万张。社会办养老机构低投入、低服务、低收费、低效益的低质营运,高投入、低收益导致养老服务业发展缓慢,

  大力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争取政府投入、激励社会投入、扩大福利彩票发行等多种渠道,加强养老服务资金保障。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落实国家现有税费、土地供应、医疗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民政部将制定和完善养老服务质量、服务资质、服务规范、服务设施、服务安全卫生、服务环境监测、服务产品等标准;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系统,为政府采集行业信息、公众接受养老服务、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信息支持;建立养老机构院长岗前培训和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快培养老年医学、护理、营养和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

  生产性服务业

  《瞭望》文章:养老服务业之困

  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寄望于三大转型

  老有所养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重要任务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