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城市慢行系统须配套政策加速


建城市慢行系统须配套政策加速
 
今年1月11日,海口市首批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正式启用,先期投入的4个租赁点,分居在电力村、爱华汽车广场、牡丹路、紫金花园附近,让居住在周围的居民受益。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虽然自行车租赁点、自行车已经现实存在,但对于海口市民来说似乎仍然有些“生疏”。“以前听说过,但从没有用过。”这是来自不少海口市民的声音。(27日南国都市报)
交通拥堵,低碳出行,休闲健身,建设慢行系统,已经成为现代都市发展的的必然要求,海口首批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亮相,无疑迎合了市民绿色出行的需求,但受到的“冷遇”同时也说明,发展慢行交通,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需提速。
建慢行系统,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便民、利民,因而,尽管目前实行的是企业运作,但政府有必要从政策层面给予扶持,像对待城市公交一样给予一定的补贴,这样才能让市民感到租用自行车出行既方便又实惠,从而更乐意选择这一代步工具;
一些市民之所以对公共自行车持观望态度,因此有过公交卡被作废的“教训”,担心办自行车卡遭遇同样的结局,得不偿失。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出面协调,为维护租赁双方的合法权益提供制度保障,特别是对于如何避免办卡人经济上的损失做出明确的约束性规定,让大家放心办卡租用,才有利于推广。
从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在居民区等人流量大的出租点,租用公共自行车的市民相对较多,反之则较少,企业也在着手进行布点调整。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将自行车租赁点的设置纳入城市体系统筹规划安排,在社区、商场等人流密集地给自行车租赁点预留一席之地,以方便市民租车出行。
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呼唤慢行交通提速。发展慢行交通,既需要加强硬件建设,也离不开软件的建设,关键在于政府要把它当成公共服务项目来做,比如必要的自行车车道提供和秩序维护;比如市民购买自行车的优惠;自行车租赁行为的信用保障等等,需要政府部门尽快拿出科学设计,并付诸实施,一些必要的投入尽早纳入财政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