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点评:
1、本周前四天,中小盘股,继续上上周的年报预告或公告日=“回落之始”之惯性,八类股轮番下跌。周一至周四,两市涨幅第一榜上,封上涨停的股票寥寥无几,且这些涨幅大的股票,除个别为重组股外,其他股票都涨得无厘头——无法从基本面、技术面与题材性分析出其涨的理由。而且绝大多数股票,上涨无持续性,今天涨明天跌,难以操作。市场巴凉巴凉的。
2、商业地产与银行股,周二后开始异动。招商银行周三开始拔起,带动银行股普遍反弹;张江高科、外高桥、浦东新桥等商业地产股,反弹力度和持续性稍强,带动其他商业地产股并在周五蔓延到一些一般地产股;周五在煤炭与有色的配合下,在八类股止跌启稳的支持下,大盘指数勇敢向前期反弹高点发起攻击,并收了根微微缩量的小中阳线。市场看多的呼声,顿时雀起。
2月22日那根放量大阴线,第一个小时快速放出巨量,应是部分敏感机构在一些股票上强力出货所致,但随后的三个小时,量能开始萎缩而大盘跌幅开始加剧,属于大户、中小户投资者恐慌所为。
随后,市场心态开始谨慎。焦虑、担忧、忐忑气氛逐渐浓起来。最新资料显示,上周末至本周四,多数基金再度加仓,基金仓位再度回到历史高位附近。自这个信息和上周盘面分析,商业地产与金融股,应是基金本周加仓的对象。
由于基金仓位相对普遍较高,对后市过度乐观,不可取。
但我们注意到,随着市场活跃度的提升,市场情绪面开始乐观,市场信心开始增强。假若下周大盘指数能在某一天放量越过前期反弹高点,相信场内空仓与轻仓资金会开始加盟,在抛盘相对减少的条件下,会助推股市创出本次自2661点反弹以来的新高。
金融与地产板块,一些股票当前价位与去年7月初上证指数2300区域时的价位接近,进一步下跌的动力阶段性消失,反弹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反弹结束后的下跌市道中,没有金融地产的回落砸盘,指数也难以跌深跌透。
国际石油期货创出三年来新高,一些金属期货价格还在高位附近震荡。煤炭股,去年业绩十分亮丽,煤炭股的价格,在高位附近震荡中,下跌缩量明显,显示剩余机构资金暂时没有出货欲望。石化双雄,价格在慢慢推升,呈价升量增的态势。
航空股,因人民币升值步伐还在继续,也在低位再次初露向上的苗头。
汽车股价升量增,形态也比较美。
新兴产业集中的中小盘,由于在本波反弹的中段以前,涨得有点猛烈,上周前已普遍临近历史高位,近两周遭遇抛盘打压,多数股票本波反弹的成果已失去大半,多数股票暂时也失去了继续下跌的动力。年报第一批高送转除权的股票,并无下跌迹象,个别股票如江特电机反倒在创新高,这对当前已经大幅回落的高含权股,构成一定支持。
本周IPO上市的新股,开始出现分化,多数上市当日上涨,少数当日破发。
成一言上篇博文分析了自2661点反弹以来,可能遭遇的三个敏感时间窗口。反弹一波,需要一个完整的时间周期,这是新进的大资金操作一个“买-卖”必须的时间周期,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时间周期。
从大盘指数反弹需要的时间周期来看,中级以上反弹,一般为6(底限)-9个月(上限);一般反弹,需要3-4.5个日历月;中继阶段性反弹,需要1.5-2个月。
今年元月26日自2661点反弹以来,已经运行了23个交易日(一个日历月为22个交易日),反弹时间不够一个最短的反弹运行周期。
自市场情绪面分析,历史上任何一次反弹,都没有在市场忐忑不安中结束——2009年8月初的3478点如此(当时注册分析师们、财经名人与博客名家们都把目标定在了5000点之上);2010年4月中旬的3181点如此(当时媒体上看得最低的评论是3800点);2010年11月11日的3186点也是如此(大家应该记忆犹新吧)。
那么,本波反弹,也不可能在市场焦虑与忐忑中结束。这是因为,机构资金与庄家们不可能在市场恐慌与不安中持续出货,因为他们与股民在担忧与忐忑的市场氛围中赛跑,注定是输家。
行情,在犹豫中启动,在分歧中拓展,在狂欢中结顶。
故,本波反弹,尚需要一曲《欢乐颂》!至少,也应该像2010年四月上旬之前那样,把注册分析师、财经名人与博客名家们的看空与看淡声音,先消灭掉。至于有没有连拉式的狂欢,不是太重要,那得需要大量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