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5日电(http://news.sina.com.cn/c/2011-03-05/105922057883.shtml) 香港《文汇报》报道称,一批因冷冻链受破坏已经报废,并于今年初全数回收至厂房的疫苗,疑因药厂批发商职员出错,上月误把有关产品送到香港卫生署两间母婴健康院、两间私家医院及8间私家诊所。 卫生署证实,3款共260剂问题疫苗,包括流感、白喉及肺炎球菌疫苗,其中116剂已经使用,包括38剂肺炎球菌疫苗已于柏立基夫人母婴健康院接种,78剂流感疫苗于私家诊所接种。署方会咨询律政司有关检控事宜。有药剂师表示,有关疫苗已失药效,相信对身体没有副作用,建议有关人士再次接种。卫生署发言人表示,已就事件展开调查,调查完成后会咨询律政司有关检控事宜。卫生署昨日指令持牌药物公司葛兰素史克,从市面回收合共144剂由该公司生产无被使用的3款疫苗。卫生署表示,葛兰素昨通知该署,今年1月已回收260剂Fluarix vaccine、nfanrix-IPV/Hib vaccine(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小儿痲痹症及乙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供两个月大的儿童使用)及Synflorix vaccine(肺炎球菌疫苗)。由于持牌批发商裕利医药职员疏忽,上月把该批已回收并贮存在货仓的疫苗误送出市面。葛兰素和裕利的纪录显示,裕利上月16日至23日期间,把疫苗送到卫生署的柏立基夫人母婴健康院和鸭洲母婴健康院、8间私家诊所及浸会和养和2间私家医院,当中116剂已经使用,包括38剂Synflorix上月23至24日在柏立基夫人母婴健康院接种;73剂Fluarix上月16日后在8间私家诊所接种;另外5剂Fluarix上月16日后在浸会医院接种。Infanrix-IPV/Hib则未有显示有人接种,署方至今未接获有关不良报告。
这确实是一次技术性的疏忽,不过,由于我国深圳等地的人士热衷去香港注射疫苗,这个事件可能会波及他们,需要关注。这也再次提示我们,疫苗接种需要谨慎选择,不要滥用,因为存在着很多不能确定的因素,有潜在风险。当然,必要的疫苗一定要接种。
关于报废疫苗是否可以引起副作用,我想疫苗本身可能性不大,但应考虑其为蛋白制品,发生变性以及辅料的改变,可能会导致免疫原性变化,有引起过敏的问题。不过,目前报道来看,似乎没有人受到影响。还有就是,关于复种的问题,应该有选择性。现在,并非流感高发季节,所以,流感疫苗就不必接种了,但其它疫苗需要补种,以维持长期的免疫保护力。
我其实并不主张大家去香港接种疫苗,因为旅途疲劳,而且,发生意外,无法得到保证和补偿,这个事件,也表明,即使香港这样严格规范的地方,也会有疏忽的。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