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e案八:建议修改《献血法》,让公职人员承担更多的义务
近几年,全国各地不断闹“血荒”,导致很多急需的手术无法正常进行。去年10月底,一轮席卷全国的“血荒”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此轮“血荒”,媒体将公职人员和医务人员推向了风口浪尖。媒体指责医务人员平时宣传献血对健康无害甚至有益,可自身参与无偿献血却很少;而指责公职人员不积极参与义务献血,是指本该具有更高社会责任感的公职人员,不能以身作则,没有在无偿献血中起到表率作用。
10月29日,《腾讯网》弄了个“中国都是谁在献血”的专栏,算是将公务员在献血中的缺位推向了顶峰。该专题引用昆明市2006年无偿献血的数据,公务员无偿献血才178人、医务人员180人,而学生却有19645人,私企员工(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主)和农民工为32191人,所占比重分别是0.28%、0.29%、32%和53%。
如果以上数据准确,起码可以说明昆明市公务员当年在无偿献血中的责任缺失。当然,2006年的数据,和目前的实际情况应该差距相当大。此外,没有公布各种成分的总人数,也无法说明哪个阶层参与无偿献血的比例更高,这是统计学的常识性错误。
当然,仅就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完全可以肯定,该市在2006年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宣传贯彻还很不到位,对无偿献血的引导工作做得应该是相当不好。
但笔者认为,昆明市2006年的这样现象在当今全国并不普遍,尤其是媒体过分渲染公务员不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多少带有“仇官”心理。实际上,目前公务员参与无偿献血的比例,远高于社会平均比例。媒体大肆渲染公务人员在无偿献血中的缺位,实际上是为了迎合当前社会的“仇官”心态,以赚取读者的眼球。
笔者以为,为了不让“血荒”再现,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已经迫在眉睫,而公务人员积极参与无偿献血,也应该成为彰显公职人员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党政机关更有必要普遍营造出“无偿献血光荣”这么一个氛围。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有必要对公职人员参与无偿献血增加一些特定条款:一是要求适龄公职人员每年必须参加无偿献血一次,鼓励多次参与无偿献血。如因身体原因不能献血的,必须参加每年不少于一天的无偿献血公益活动;二是对公职人员参与献血者,应该给予一至两天的休息时间;三是在年终考评中,给无偿献血积极分子适当加分;四是在由政府组织的各类单位评比中,给无偿献血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加分。
2011年“我的e案”:
两会e案一:建议重拳整治泛滥的公务人员制服
两会e案二:建议进一步细化公务用车采购标准
两会e案三:建议暂缓讨论“延迟退休”问题
两会e案四:建议大幅度提高稀土资源税税率
两会e案五:建议严管国企高管生活奢靡行为
两会e案六:对性侵幼童者,建议实施“化学阉割”
两会e案七:建议将高考日期改在“双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