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检测仪表和控制仪表的收入比重扩大,综合毛利率从10年度中期的46.2%提升至11年度中期的49.9%。公司刚上市时,笔者是不太明白为什么公司毛利率可以去到这么高,不过经朋友去了一趟公司厂房,看过它们的生产设备后,就明白了一个大概。因为制造仪表,需要很准确的温度及压力调较,故此基本上这类生产机械的准确度已经是被分类为军工系列了。因为涉及到国内安全,故此进出口两国都相当戒备,导致外国进口军工系列机械手续烦复,这样就为此行业制造了跟一般工业股不同的高门坎。
公司11年度中期每股盈利0.1611元人民币,假设上下半年相若,全年每股盈利为港元0.39元。以上星期五收市价5.81元计算,11年市盈率为15倍。以笔者来看,这个估值是合理,反映公司比一般工业股好的毛利率。不过未来一年中国高精密最值得关注的是它第二期的发展项目,根据中期业绩公告,第二期发展项目新厂房已于二零一零年投产,并预期于二零一一年六月全部产能投入运作。届时,集团现有产品的产能将提升一倍。公司股价今年有没有再上升空间主要就是取决于有多少提升的产能能够转化为最终利润。这个关键在于公司产品价格能否保持及接单的情况。对于大部份公司来说,大幅扩充产能后的动作就是减价抢市场占有率,而这个减价幅度比例跟产品的技术含量成反比。技术含量高,减价幅度越低,技术含量越低,减价幅度越高。故此,对于中国高精密来说,12年度产品平均价格下跌是合理,不过幅度应该不大。而中国高精密的接单情况能否跟得上产量,就要看「本土采购」这政策力度有多强。「本土采购」是于金融海啸期间,中央为了扶持本土制造的重大设备而推出的鼓励政策,希望它们可以担当「进口取代」的角色。
客观来说,虽然12年度产能上升了一倍,但要做到全年每股盈利也上升一倍,难度是十分高,相反预测每股盈利升三至五成就更靠谱。
王雅媛为持牌人士,并没有持有以上股票
------------------------------------------保守預測更靠譜
上星期中國高精密(591)公布,截至2010年12月31日止中期純利為1.67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55.42%,公司不派中期息。受產能擴充推動,中國高精密11年度中期收入按年增長23%,自動化儀表分部收入按年增長30%,其中檢測儀表及控制儀表的增幅分別為67%及47%。不過,顯示儀表業務的收入卻按年下挫22%,主要是由於產能從顯示儀表轉移到高利潤率的檢測儀表和控制儀表。
隨著檢測儀表和控制儀表的收入比重擴大,綜合毛利率從10年度中期的46.2%提升至11年度中期的49.9%。公司剛上市時,筆者是不太明白為什麼公司毛利率可以去到這麼高,不過經朋友去了一趟公司廠房,看過它們的生產設備後,就明白了一個大概。因為製造儀表,需要很準確的溫度及壓力調較,故此基本上這類生產機械的準確度已經是被分類為軍工系列了。因為涉及到國內安全,故此進出口兩國都相當戒備,導致外國進口軍工系列機械手續煩複,這樣就為此行業製造了跟一般工業股不同的高門檻。
公司11年度中期每股盈利0.1611元人民幣,假設上下半年相若,全年每股盈利為港元0.39元。以上星期五收市價5.81元計算,11年市盈率為15倍。以筆者來看,這個估值是合理,反映公司比一般工業股好的毛利率。不過未來一年中國高精密最值得關注的是它第二期的發展項目,根據中期業績公告,第二期發展項目新廠房已於二零一零年投產,並預期於二零一一年六月全部產能投入運作。屆時,集團現有產品的產能將提升一倍。公司股價今年有沒有再上升空間主要就是取決於有多少提升的產能能夠轉化為最終利潤。這個關鍵在於公司產品價格能否保持及接單的情況。對於大部份公司來說,大幅擴充產能後的動作就是減價搶市場佔有率,而這個減價幅度比例跟產品的技術含量成反比。技術含量高,減價幅度越低,技術含量越低,減價幅度越高。故此,對於中國高精密來說,12年度產品平均價格下跌是合理,不過幅度應該不大。而中國高精密的接單情況能否跟得上產量,就要看「本土採購」這政策力度有多強。「本土採購」是於金融海嘯期間,中央為了扶持本土製造的重大設備而推出的鼓勵政策,希望它們可以擔當「進口取代」的角色。
客觀來說,雖然12年度產能上升了一倍,但要做到全年每股盈利也上升一倍,難度是十分高,相反預測每股盈利升三至五成就更靠譜。
王雅媛為持牌人士,並沒有持有以上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