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刚需仍是楼市主力 房价依然制约释放


   

-----------从西安2011房计划调查问卷说开来

 

    近日,某机构出台了一项“西安2011房计划调查问卷”,选择在新“国八条”及西安限购令出台的前后进行调查,对于人们如何看待国家新政对楼市的影响有着积极意义。通过调查对人们如何看待楼市房价、怎样选择、何时出手等有一个系统了解,从而理清潜在购房者的心里路程,对行业发展做出前瞻。

 

    此次调查共涉及12个问题分别是:购房者婚姻状况及性别、年龄、月薪、居住状况、有无购房计划、对国家新政是否了解、对楼市走向如何看待、买房的用途、在什么区域有需求、购买什么户型、预算价格、承受能力等,12个分项进行调查。

 

    在参加投票活动的365人中,21~30岁;以及男性、已婚两项统计分别有156人,各占42.74%的同等比例;说明购房者的年龄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也说明国人、尤其是男性,承受购房、养家等生活压力的年龄大大提前。曾经的懵懂岁月已一去不复,痛并快乐着成为生活主基调。

 

   月薪调查显示,有151人、占41.37%的比例的人收入不足3000元;除去住宿、吃穿、应酬等支出所剩无几,还要应对不时上涨的物价压力。这样的收入与西安6991元的房屋均价差距很大,买房显然不现实,租房是该收入群体的主要选择。同时,也应是公租房的候选对象。蜗居依然要持续,就是等到花儿都凋谢的时候也只有等!

 

    第四项、你的居住现状,有141票占36.63%的比例的人是租房;136票占37.26%的比例的人有自己的房子位居第二;两个数据充分说明刚需和改善性的切实存在,也回应了投资需求、外地人占西安购房主导的不实之词。从而印证两种需求在保障性住房、商品房之间必须释放的事实。

 

    在2011年有无购房计划一项,有193票占52.88%的人有购房需求;说明居有其屋仍为国人安家置业的主导,有房才有家的传统依然根深蒂固;第六项调查中,有170票占46.85%的人认为新政对自己购房已经产生影响;这里或许有对首套首付的提高,二套首付和利率双双提高的尴尬,更有因新政而推迟购房计划的无奈。

 

    第七项有150票占41.1%的人认为今年楼市会平稳发展,这是出于百姓对国家今年出台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寄予的厚望,也是对只涨不降的房价理性回归的一种心理诉求,更是百姓的心声。越调越高越调越涨会不会继续重演,西安即将出台的限购令会不会对刚需产生积极影响,失望也期待。

 

    第八项有272票占74.52%的人认为,买房就是为了居住;说明西安楼市仍以刚需为主导,且以自住为目的,也是楼市持续稳健的主因。第九项有81票占22.19%和58票占15.89的人选择在城北城南置业,说明西安行政中心北移给北城带来了发展机遇,也说明“投资未央、就是投资未来”的前瞻性得到释放。而位居第二的城南,在建设密度上的先天性弱于北城,但依然为西安人追捧。

 

    第十项有240票占65.75%的人打算购买小户型房屋;说明人们对之前贪大求高的置业心态进行理性调整,在满足居住的基本功能后更加注重实用、舒适、合理等。一则节约了有限经费,二来杜绝了空间浪费,三来提高了房屋反复使用率,使性价比得到更大挥洒。

 

    第十一项、有192票占52.6%的人能够接受的房价在5000元以下;说明人们在有限收入下,无法接受高昂房价的现实,从而寄希望于通过各地限购政策等,使房价理性回归。最后一项有175票占47.95%的人认为,为了买房自己需要背负沉重的月供,将直接影响生活质量,这也看出人们为了房子不惜一切的决心。家和万事兴,有家才和谐。

 

    十二项调查罗列了与买房相关的方方面面,我们既看到了超过半数的人有着迫切的买房需求,同时、也看到超过半数的人能够接受的房价与楼市均价之间的巨大差距。真实的现实往往充满无奈,这种无奈除了寄希望予政策外,还应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比如,应分门别类的细化并扩大廉租房、公租房、经适房、限价房的受众面,加速并加大建设力度,尽可能让各个层面的受众群体对号入座居有其所,让商品房市场健康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