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整合体系思考笔录


   企业整合体系思考笔录
                    
         周志立
 
1、             什么是企业整合体系?
体系的本质是一个领域的系统工程。整合体系则是将不同领域的体系进行巧妙整合,以求高效、互补的系统工程。
说得直白一点,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方法、以及其保障系统、机构设置等,叫做生产体系;企业的质量检测保障手段、方法及机构设置等,叫做质量体系;企业的薪酬设置方法、薪酬的激励效应等,叫做薪酬体系。
而将生产体系、质量体系、财务体系、人事体系、薪酬体系、文化体系等诸多体系加以巧妙整合,能够使各单个体系的积极效应最大化的体系,则是整合体系。
2、   整合体系的意义何在?
A、单个体系所侧重的领域、出发点不同,导致不同的单个体系发生冲突的几率加大。
B、体系之间也会存在弱肉强食的现象。如:生产体系和质量体系不实施整合的条件下,生产体系有可能因为公司的产量导向、也可能因为生产体系的执行者比较强势,而弱化质量体系。
C、整合体系更容易站在全局思考问题,从而可以有效地协调单个体系的冲突,分配各个体系在整个体系中的权重。
举例说明:某制造企业建立的Erp管理体系里,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办法,但恰恰在一个人们都容易忽视的点上出现了偏差:如果某个环节的人不作为,应该咋办?在体系模型建立初期,大多数管理层认为不作为的几率比较小,所以可以暂时不用考虑。而当体系运行起来以后,恰恰出现了员工不作为的情形:一批橡胶垫圈退回供应商后,仓库管理员没有及时做红字采购入库单,也未将以前交付给供应商作为收货依据的采购入库单收回,因为该货物不常用,所以没有引起任何人注意。3个月之后,供应商拿着一张发票及采购入库单,相关签字人在没有认真核实的情况下,贸然签字,供应商顺利地从该企业取走5万元货款。事后,在一次盘点中,人们发现了橡胶垫圈严重短缺,经进一步查实,方才发现事情真相。(这个案例中,相关人员存在的不作为行为是:未实施日常盘点、未实施日常盘点监督、业务发生后未及时制单。)这时管理层对不作为的危害有了一定认识,遂对仓库管理中可预见的不作为行为,界定了相应的责任和较大的负向激励金额。但负向激励的结果与生产体系发生了严重冲突。因该企业生产与仓库分属不两个不同的部门,仓库要极力保证库存的准确性,而对生产领料的速度不太关心;生产则为确保按期完成要求的产量,对仓库的发货速度极为不满,有时干脆就成箱领料,因为成箱的材料数量一定,无需点数;但这样的结果又与计划系统发生了严重冲突,因为不按计划领料,计划制定变得困难;到人力资源层面上,人们扯皮的几率大大增加;反映到财务层面,则资金占用则无限加大……
管理层则变得越来越困惑!
解决的办法在哪里?周志立说:“对不同体系实施整合,是非常必要的!”
 3、什么样的整合体系才算好的整合体系?
适合自己脚的鞋子,才是好的鞋子,而不论它是否华丽。
适合企业的整合体系,才是好的的整合体系,而不论其以何种方式来表现。
好的整合体系具有下列特征:
A、单个体系的积极效应最大化。要做到这一点,须把握好以下B、C、D。
B、对各单个体系实施了良好的协调。从而使单个体系间的矛盾最小化、目标一致化。
C、目标一致化的关键点在于利益驱动的结果一致化。这种利益驱动结果的一致化,最根本的问题是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员工利益的最大化的交点。
D、要合理分配各个体系在企业整个体系中的权重。
4、所有企业都有体系吗?
有,所有企业都有体系,这个事实是肯定的。
疑问就来了:一些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甚至连成文的制度也没有,它也算有体系吗?我们不能说这些企业没有体系。体系不论成文不成文,它是一个实实在在运行着的东西,成文的只是比不成文的显得规范而已。
周志立如是说:“成文的体系不一定是好体系。当一个企业的体系存在严重弊病的时候,成文的东西,甚至不如没有文字的好!”为啥这样说?因为被文字固化的弊病,其危害远远大于无文字的灵活性。我说这话的目的,不是鼓励企业不做正规的体系,而是强调理性规范体系的重要性。
5、你怀疑过自己的体系吗?
许多企业已经习惯了自己的体系。当问题一个接一个出现的时候,管理者的表现是束手无策。这时候,企业的制度显得无能为力,于是管理者最常用的办法是把问题归结于XX人。XX人咋了?换了一个人,你能保证他不出同样的问题吗?如果你不敢保证,那好,我建议你怀疑一下自己的体系,你应该考虑一下你的体系是否在助长某种坏的行为。
如果你还不相信体系的弊病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的话,我可以给你举个例子?古代的沙俄,有一条法令:“凡抢劫者,一旦被人举报,就地处决”——看起来这法令很厉害!但你想到没有?这条法令给被抢劫者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抢劫者为了不被举报,无论大小的抢劫,均实施杀人灭口的办法。
这个故事的道理大家肯定能够明白,问题就出在这条法令本身。
知道了这个故事,你对企业体系本身的弊病可能造成的危害,应该有些认识了吧?所以,当问题接踵而来的时候,我建议你怀疑一下自己的体系,看看它是否存在弊病。
6、企业体系的整合原则:
A、统一组织、统一领导、统一实施原则
B、理性及预见性原则:对体系中的每个细项可能带来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应该有理性地分析;对可能的行为或事件,应该有所预料,有所防范。
C、执行成本抉择原则:
整合体系与零散体系的执行成本比较:当一个体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其他体系联动失效的时候,实质上这样的体系执行成本最高。所以,不要认为整合体系需要牵涉较大的精力而不去执行,当精力投入有效地理顺了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使人们的行为与企业的战略产生同向效应的时候,这种成本将迅速地会转化为收益。而可转化为收益的成本,与零散的、不断加大的、影响收益的成本比较,哪个合算一些,就很清楚了。
同一整合体系不同的执行成本方案选择:高的执行成本,不一定取得好效果。而低的执行成本,不一定取得差的效果。执行成本尽可能低的诀窍在于:体系运行过程中,考核者拥有相对的权力,被考核者拥有对考核者的监督权,且这种考核与监督要与个人利益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