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栽赃“山寨”手机


不要栽赃“山寨”手机
 
昨日记者从省通信管理局了解到,在我省手机“吸费”专项整治中,五家电信增值业务经营企业因涉嫌违规面临严肃处理。(3日贵州商报)
类似的情况早已不是第一次了,也不是一个地方的事儿,手机“吸费”,山寨机内设功能所致,一切都是山寨机惹的祸!没有电信企业的默许或者授意,没有相互之间的利益共享,手机里设置吸费功能,侵犯消费者权益,将来还会吃不了兜着走,电信企业会这么傻吗?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山寨机背恶名,最终断了其后路。
当类似的侵权事件发生后,都以山寨手机的“小动作”为理由,一切让“山寨机”扛,显然不但不可信,而且有失公道。如果没有电信“助纣为虐”,合谋欺骗,山寨机如何吸费,又有什么必要挖空心思吸费?电信运营商的责任被忽略了,边缘化了,即使相关电信商受到处理,谁也难保证今后类似侵犯用户权益的情形不会重演。
国家工信部明确表态,允许山寨,在山寨基础上走自主发展之路,如此动辄把责任推在“山寨机”身上,不但有点冤,而且很容易误层山寨走上歪门邪道。因此,必须明确责任,斩断利益链,对电信企业的任何坑蒙用户行为零容忍,采取最严厉的处罚,断其向消费者伸黑手的后路,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谢谢斧正!学生:范子军)
 
  省通信执法大队对近期用户集中反映的IVR语音点播等增值电信业务中被扣费问题整理汇总,对被申诉的电信增值业务企业实施拨测和查验。
  经初步认定,有五家电信增值业务经营企业涉嫌违规扣费,属于手机“吸费”专项整治范围。这五家电信增值业务企业都是在用户不知情和没有实施任何手机操作的情况下,利用手机中的“吸费”软件自行点播和定制业务,从而产生大量费用,其实现方式多数是以手机软件内置或通过彩信通道以病毒形式植入用户手机。
  据省通信执法大队有关负责人介绍,一些生产山寨手机的厂商将“吸费”程序设置成订制SP业务短信。一旦用户使用手机,吸费程序就会被激活。SP商会根据用户的每月的手机费,远程设置吸费短信条数并定时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