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110308


双鹭药业:受益于儿童急性白血病全面推开免费治疗

机构:东方证券

研究员:李淑花

评级:买入

盈利预计:2011-2013年每股收益为1.86元,2.61元、3.34元

主要观点:

1.试点工作从2010年开始启动。卫生部连同民政部于2010年6月份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在全国范围内试点农村儿童急性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医疗保障,要求各地通过“新农合”和医疗救助等方式,向0-14岁(含14周岁)患儿提供医疗费用补偿。截至2010年底,儿童重大疾病的试点工作在25个省全面开展,已经累计救治了2349名患儿(包括急性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

2.费用太高导致每年只有少数患儿得到正规治疗。目前我国确诊白血病患者达400万人,儿童白血病每年新患病人数约为1.6万-2万人,由于患儿家庭经济困难和诊疗技术力量相对不足,迄今只有不超过8%,即每年只有约1200-1500名患儿得到正规和系统性诊治。

3.三氧化二砷是白血病治疗临床一线用药。根据2009版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的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学组)推荐,三氧化二砷用于APL的诱导缓解治疗和缓解后维持治疗,成为APL临床治疗的一线药物。该药目前只有双鹭和哈医大药业生产,而哈医大药业的产品于今年8月份因产品质量问题被全国召回,这为双鹭的三氧化二砷成长提供了巨大的空白市场。

 

科伦药业:软塑化驱动高成长

机构:国泰君安

研究员:易镜明

评级:增持

盈利预计:预计2011~2012年EPS分别为3.98、5.14元,同比增长45%、29%

主要观点:

1.10年业绩符合预期:主营收入、净利润分别为40.26、6.61亿元,分别同比上升24.0%、54.5%;EPS2.76元;ROE14.11%,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62元。拟转增10股,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

2.产品结构升级带来的毛利水平提高(10年41.1%,09年38.7%):玻璃瓶销量11.46亿瓶,同比下降0.71%,收入基本与去年持平。预计未来2-3年逐步下降到10亿瓶左右;软塑包装销量14.99亿袋,同比增长42.9%。以直立式软袋为代表的软塑类包装的产品售价、毛利率均较玻璃瓶高,是推动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3.期间费用控制良好,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提升幅度较大,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主要是研发费用增加所致。

4.大输液前景持续看好:1、从国际格局来讲,欧美国家软塑类占输液类90%,而我国目前软塑类仅占1/3,因此软塑化趋势明显,公司盈利能力将稳步提升。2、政策推动:新版GMP的实施将加速行业洗牌,淘汰落后产能,公司有望凭借规模优势受益行业整合。3、内生式发展和外延式扩张共筑成长空间:募投项目进展顺利,塑瓶产能将与2012年集中释放;目前已在11省拥有生产基地,全国性产业布局初步完成。

5.非输液业务启动在即:1、短期内投入较少,长期目标是和输液业务“比翼双飞”;2、收购桂林大华,实现头孢类产业链一体化,支持公司现有业务的快速发展。

 

科伦药业:预期中的高增长

机构:国信证券

研究员:丁丹

评级:谨慎推荐

盈利预计:预计11-13年EPS为4.04、5.14、6.44元/股

主要观点:

1.符合预期的高增长+高送配。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6亿元,同比增长24.0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61亿元,同比增长54.55%,摊薄每股收益2.76元/股,符合市场一致预期。经营性现金流0.62元/股,短期盈利质量不佳主要是由于应收账款规模扩大及银行承兑汇票期末未兑现等原因。分配预案为10转增10派5元(含税)。

2.软塑袋是增长主要驱动力;非输液产品开始加速增长。从大输液产品销量看,玻璃瓶产品微降,而软塑袋增速达到43%,带动整个大输液收入增长22%,同时大输液整体毛利率因高毛利产品比重提升而明显增加3个百分点。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符合公司一直以来的发展战略。预计未来3年玻璃瓶逐步下降到10亿瓶左右,而软塑袋继续保持25~30%的较快增长并带动整体毛利率持续上升。非输液产品收入增长44%,明显加快,未来是公司着力培育的新增长点。

3.高基数上高增长难能可贵,凸显民企机制优势。公司在已经较大的规模基数上持续高增长难能可贵,充分体现了民企的高效率和成本控制优势,对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及招标价格压力,和主要竞争的外资及国有企业同行相比有更大的耐受力。我们认为公司未来2-3年将继续享有“市场份额提升”+“产品结构升级”带来的“超越行业的增速”+“毛利率提升”双动力增长,同时,非大输液业务也扩张在即,有望为公司打开另一片天地。

 

健康元:焦作健康元、海滨制药盈利喜人

机构:安信证券

研究员:洪露

评级:增持-A

盈利预计:2011、2012年的预测EPS分别为0.70元、0.85元

主要观点:

1.业绩大幅增长52.27%,基本符合预期。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73亿元,同比增长21.4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7.22亿元,同比增长90.07%;公司基本退出了二级市场投资,证券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778万元,与去年同期1.38亿元相比大幅减少;公司最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7.40亿元,同比增长52.27%,EPS为0.56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1.05亿元,同比增长82.49%,每股现金流0.84元。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收入的稳健增长、整体毛利率提升1.76个百分点、同时有效控制了费用率上升。公司2010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

2.焦作健康元业绩大幅增长,海滨制药增长较快。2010年公司7-ACA业务实现销售收入7.1亿元,同比增长192.13%,毛利率同比提高17.8个百分点,盈利能力大幅提升。酶法生产7-ACA的生产基地焦作健康元实现销售收入9.41亿元,实现净利润约3.39亿元,较去年同期0.64亿元实现大幅增长。海滨制药实现销售收入6.77亿元,实现净利润约1.92亿元,较去年同期1.39亿元增幅约38%。丽珠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7.26亿元,实现净利润4.18亿元,为合并报表贡献净利润约1.90亿元,同比略有下滑。公司保健品及OTC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38亿元,实现净利润约为8000万元,同比增长约23%。

3.7-ACA价格出现下滑,后续走势有待观察。春节过后,7-ACA价格出现调整,目前已经下滑到700元/kg。本次降价的主要原因有:福抗药业和山西威奇达恢复生产,焦作健康元和鲁抗医药7-ACA扩产,7-ACA厂家在春节期间正常生产,但春节期间头孢无菌粉厂家放假,需求减少,从而导致了7-ACA库存量增加,价格下滑,后续价格走势有待进一步观察。

 

海正药业:生产转移进入全面收获期

机构:申银万国

研究员:罗鶄

评级:买入

盈利预计:维持2010-2012年的盈利预测每股收益0.76、1.12和1.57元,同比增长36%、47%、40%

主要观点:

1.事件:海正药业今日发布公告,多个产品与礼来、辉瑞等跨国巨头的合作进入实施阶段,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约3000万美元。

2.3000万美元仅是开始,生产转移进入全面收获期:公司在承接跨国药企转移项目中培养了cGMP理念、EHS体系和国际化项目管理等全方面的综合能力,目前已进入收获期,进展符合我们预期。此次公司与Elanco共同研发的一种动物保健药原料药、与Pfizer合作的兽用药原料药等协议意味着公司将于2011年进入各个产品商业化的实质实施阶段,标志着海正跨入新一轮的丰收期。海正是目前国内最有实力承接合同订制生产的企业,在接受合同订制生产中具备很高的谈判和定价能力,和礼莱、辉瑞等跨国巨头3000万美元合作仅是开始,合同定制源源不断。

3.全球制药产业虚拟一体化是趋势:跨国药企众多"重磅炸弹"级药品将在未来数年失去专利保护,环境和成本压力日益增加;中国制药企业软、硬件实力逐步提升,对国际游戏规则更加熟稔,全球制药行业必将逐步走向虚拟一体化,虚拟一体化必将带来全新的合作模式,价值链的高端也都外包。现阶段我们还仅看到生产外包和研发外包,很快我们将看到研发、生产和营销全方位合作。

4.合同订制锁定盈利,谈判能力高的生产企业每年价格可以小幅上升。合同订制生产是生产企业利用研发和技术优势,在拥有药证、EHS体系(指环境、健康和安全,运行成本很高)前提下,为跨国药企提供API、制剂研发和生产外包,融入跨国制药企业绿色供应链,和跨国药企签订确定期限、确定金额和确定数量的合同,盈利水平高于传统的API出口和制剂OEM,并可以考虑汇率因素和CPI因素,供货价格每年小幅上升。

 

海南海药:人工耳蜗获批,新蓝海起航

机构:华泰联合证券

研究员:李聪

评级:买入

盈利预计:预测海南海药2011~2013年EPS为0.70元,0.90元,1.21元

主要观点:

1.事件:海南海药3月4日公告,公司拟增发收购51%股权的上海力声特的人工耳蜗正式获得SFDA批准,用于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成人语后耳聋。

2.我们测算20~60岁成人重度语后耳聋患者约有50万人,按照5~6万元的销售价格测算,市场规模约为251~312亿元。相对于力声特达产后年产1万套的规模,力声特成人语后重度耳聋人工耳蜗仍具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

3.通过对比国内外主要耳蜗生产企业的技术、研发、价格等因素,我们认为力声特的人工耳蜗在耳蜗市场所面临的与国外进口产品相比具有价格优势和语言优势,国内竞争对手产品两年内上市是小概率事件的环境下,有望建立价格和先发优势,成长为国内人工耳蜗市场的领导者。

4.考虑到初次推向市场,受到销售体系的构建、医生接纳等因素的制约,我们认为在海南海药2011年成功增发的假设下,力声特为海南海药带来的业绩提升作用较弱,约为0.01元/股。

 

海正药业:期待充分把握国际市场机遇

机构:东方证券

研究员:庄琰

评级:买入

盈利预计:预计公司2010-2012年的业绩分别为0.75,1.04(原0.96元),1.38元(新增,按现有股本计算)

主要观点:

1.前期公司进行定向增发,同时公司昨日公告称与Elanco,Pfizer等国际企业的三个合作兽药、抗肿瘤药中间体产品将于2011年进入产业化生产和向合作方商业化供货阶段,预计新增年销售收入3000万美元。

2.产业转移趋势仍在持续。未来两年大量的重磅专利药将失去专利保护,我们认为这将伴随原研药企业的生产转移需求的加大和仿制药市场空间拓展的两大机会,这一过程预计在未来数年仍是国际医药市场的重要趋势。

3.定增有助于公司打下良好的软硬件基础。近期募集资金投向主要是符合欧美市场规范的制剂生产车间,以达到国际认证要求,提升软硬件的水平;为之后能够获得进军欧美规范制剂市场的准入打下基础。如果未来公司能够成功开拓欧美制剂市场,将有效提高公司的盈利和估值水平。

4.国内制剂和原料药出口将成为公司短期的主要增长点。在目前国际制剂市场获突破之前,国内制剂和原料药的出口业务仍将成为公司的主要利润增长点。

5.其中国内制剂板块在抗肿瘤和培南制剂带动下快速增长,预计未来利润贡献有望超过原料药。此次公告的多个国际定制合作项目也证实,兽药在国际生产巨头的产业转移带动下仍将成为公司合同生产重要增量;抗感染药物中美罗、亚胺培南已经相继过专利保护期,预计将有效带动原料药市场增长;内分泌药物在规范市场销售比例的提高也将贡献增量。

6.剂出口是未来的期待重点。我们认为影响公司长期估值预期的是其国际制剂出口业务的前景。在专利药相继过保护期的大背景下,这部分市场无疑是巨大的,公司的他克莫司已经成功的进入了欧洲的首仿药市场,但市场开拓情况可能仍需观察;预计未来在符合FDA要求的生产线建设完毕后,公司也将进一步申请美国的ANDA文号,增加对美国市场的开拓,联合销售和制剂委托预计均将成为可以选择的市场开拓模式。如果美国市场开拓取得突破,公司的市场空间有望大幅扩增,但也需要注意,其前期的投入也同样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