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技能型人才在全国城市需求的缺口将进一步加大,在广东,随着珠三角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广东产业不断升级,广东开始从“技能时代”向“高技能时代”转变,技工教育必须积极适应这种变化,不断推动技工教育向高端发展,培养出大量高技能人才,才能满足珠三角用工的需求,为了解决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供需不对称、电子商务职业人才紧缺的现象,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举办了一场电子商务讲座,并邀请华南网商会陈记强会长和广州网商服务公司胡佳总经理出席,就电子商务现状与网商未来发展作了一场报告交流会,有120名学生及学校有关教师和领导参加。
最近几年来,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中的地位显得有些尴尬,与此同时,技工学校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数量匮乏却影响到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据了解,我国城镇劳动力里目前有2/3的人没有技能证书。由此可见,职业教育担负的任务仍然很重。企业希望招什么样的员工,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怎样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一直是职业教育学校开办者面临的课题。
据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主导电子商务教学工作的黄洁玲主任介绍,该校将建设一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项目。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构建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可以有效改善高等教育、中等教育结构单一的格局,逐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谭国文老师认为,职业教育改革可以改善学校和企业对接不畅的问题,而校企合作正是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工作技能培养相结合的模式。这不但明确了学生的就业方向,也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作为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广州网商服务公司胡佳总经理也认为,目前许多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如果学校能够在培养人才之初便可以与企业沟通,培养符合所在地区需要的专业人才,不但能推动所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更促进了学生就业,形成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比如,学校和企业可以进行校企合作,企业提供产品和项目让学生组成创业实训小组,不但可以提前让学生接触职业岗位实操,更可以让部分优秀学生提前到企业进行实践。“这样学生一毕业就可以工作,学校的就业率上来了,企业也不会出现用工荒的现象。”
以企业岗位需求订制式培养技能型人才进行教育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将是中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作者:陈记强 广州网商服务专家顾问 http://www.cebcc.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