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苦思甜运动
丁启阵
我念小学的时候,有一阵子,村子里大搞忆苦思甜运动。所谓忆苦思甜,具体地说,就是回忆旧社会的苦,想想新社会的甜。记得当年有这样一句标语:饮水不忘掘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
不过,我记忆中的忆苦思甜运动,似乎并不成功。
有几个人,村干部按照他们的阶级成分推测,应该是跟旧社会有深仇大恨的,于是安排他们到全村大会上发言。结果往往是,没说两句,就偏离、背离了该运动的宗旨。以至于村干部不得不立即将他们请下台去。跟我家毗邻而居的一位大爷,阶级成分是雇农:他没有土地,靠长年给地主干活养家糊口,就是所谓的农村无产阶级,相当于《半夜鸡叫》里的长工。按照革命者的逻辑,这样的人,旧社会于他,一定是苦大仇深的。于是,村干部们放心地安排他到全村大会上发言,并且告诉他,照实说就行。不料,这位大爷上台之后,一开口就说:“大家都说旧社会不好,可是,我的东家是个好人,三天请我吃一次鱼、肉,五天请我喝一次酒。”此话一出,羡煞台下全村听众,吞咽口水声此起彼伏,有人甚至现出垂涎三尺的丑态。众所周知,搞忆苦思甜运动的那个年代,鱼、肉、酒都堪称奢侈品,乡野村夫们是难得一见的。
比较来比较去,我们村最后推选出来去公社宣讲旧社会苦新社会甜的典型,是我一个小学同学的爷爷的爸爸:这位同学的爷爷的爸爸,在靠近邻村的一块自家水田莳秧。水稻秧苗快要长成的一天夜里,邻村一个地主摸黑去偷。我同学的爷爷和他爷爷的爸爸得知消息后,立即跑去捉贼。不料,那邻村的地主十分歹毒,于仓皇逃跑之际,随手抓起一把烂泥,正好击中我同学的爷爷的爸爸的眼部,害得他老人家的一只眼睛疼了半个月!
后来,全公社选拔出来的在旧社会最苦大仇深之人的情况大致如下:这位苦人儿,他的母亲不知何故,特别想吃鸽子蛋。可是,这鸽子蛋那时候是稀罕之物,本地方圆十几公里内只有地主赵某家养了鸽子。这位苦人儿是个孝子,为了满足母亲的口腹愿望,于一个月黑风高之夜,翻进赵某家的高墙大院,准备偷几个鸽子蛋。不料,他的踪迹被赵某的看家狗发现了,狂吠不止。赵某闻声而起,手提一把日本军刀,就追了出来。在苦人儿正准备翻墙逃走的刹那,他投掷过去的军刀,插在了苦人儿的肩膀上,差点要了他的命!
那个年代,听这些故事的时候,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十分强烈的震撼,从此充满了对地主阶级的仇恨之情,用当时的说法,是“肺都气炸了”。
但是,长大后想起来,却又觉得不免有些滑稽:一个地主,竟然要亲自摸黑偷人秧苗,而且他的武器也不过是水田里随手抓起的一把烂泥。跟书上所写的,地主老财总是养着一帮穷凶极恶的狗腿子,替他们看家护院,收租子,欺压乡民,局面大相径庭。这地主,混得也忒窝囊了点儿。一个穷人家的妇女,怎么会有那样独特的口味,非要吃地主家的鸽子蛋?她那孝子儿子,为什么不去跟赵家好言好语讨要几个鸽子蛋,而要黑夜去偷盗?偷盗之人,怎么反而成为了理直气壮、振振有词的控诉者?
我以为,为了海峡两岸能早日复合,为了我们的明天能真正和谐幸福,咱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思想、感情的形成过程,重新审视一下自己价值观念、是非观念的来龙去脉,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态度、立场的客观合理程度!
20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