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举行的2011年全球IPv6高峰会议上,全球IPv6论坛主席Latif Ladid、APNIC主席Paul Wilson、天地互联公司总裁刘东对新浪科技表示,全球IPv6测试中心将于6月8日启动IPv6全球测试,可吸引5亿用户。华为也宣布参与这次活动,其官方网站将在6月8日这一天向全球用户提供IPv6的访问服务。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其中Internet Protocol译为“互联网协议”。IPv6是IETF目前IP协议的版本号IPV4的下一个版本。目前我们所用的互联网协议基本上都是基于IPV4,未来IPV6将会取代IPV4,成为互联网协议新的领导者。IPV6最大的优点是将产生更多的IP地址,真正实现扩充“身份证”的作用,目前我们使用的IPV4在计算机终端分配IP地址已经捉肘见襟,而IPV6将极大地消除这一困局,产生的IP地址足以满足我们人机对话的要求,而且可以满足物物对话的要求,真正实现每个基于互联网的节点都有自己的“身份证”,能够智慧起来,通过其他的技术融合,真正成为一个能够感知和思考、交流的智能空间。
无疑,IPV6带给互联网的变革将是里程碑式的,将极大地促进互联网的重新定义,这正好为物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我们所谓的物联网,还只是基于一种人机对话阶段,物联网也只能是一种模糊的应用界定,很显然,这些并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目前我们的物联网只能说是处于狭义的发展阶段,局部的应用和摸索阶段,离“智能”阶段还相差甚远。智能,一方面是广域的智能网络,另一方面是智能网络节点之间的智能化,而这一切,都是基于与人对话的基础上,物与物之间实现对话。比如我们的智能交通,一方面是车辆本身的智能化,另一方面是车辆运行环境的智能化,而这两方面显然我们还不能做到,原因是只能对智能交通粗放型架构,而不能精细化架构,问题是本身车辆就是一个“盲点”,这是核心,其他的运行环境中很多的领域还都是“盲点”,这就必须要借助IPV6提供合法的“身份证”,确立自己的唯一性和独立性。在此基础上塑造个体,实现个体的丰满,而不再是“文盲”。
通过以上文字,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发展的趋势和空间,我个人认为,还存在一些急需大家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目前已经拥有IP地址的计算机终端,它们的智能程度又如何呢?未来在IP地址足以满足我们这个地球的时候,相信我们的地球才能真正智慧起来,但是,这个过程除了IPV6的应用外,还需要我们在更多领域去加大研发和创新,有一天,我们终会发现移动智能终端其实已经可有可无,因为我们的信息传输无处不在了。
物联网的发展,需要我们积极努力并实践,我曾经说过,物联网发展需要“四点联动”,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