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女人三台戏--2010年读书杂感


【应《城市画报-荒岛图书馆》约稿,篇幅所限,欲言又止。】

 

在缭乱无绪的2010年读书生涯,三个女人以其各自独特的面目给我们演绎了鲜活明目但迥然不同的三台大戏。说大戏涉嫌亵渎,但古话不是说人生如戏么?

 

随笔集《再不相爱就老了》:先说吴虹飞,这个清华大学文理双学士及文学硕士、艳情科学家、号称中国摇滚界学历最高的女歌手,曾经的文艺女青年。在放弃了世俗成功的可能性后,她紧紧抓住音乐和文字最后两样武器,对抗着冷漠、功利和喧嚣的商业社会。她拖着柔弱的身体、和几大箱沉重的乐器、以及数个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摇滚歌手,坐大巴,赶火车,一天一个城市,在烟雾缭绕的酒吧里,短暂地沉浸在音乐和诗歌的世界,忽略了一切。其余的大部分时间,则宅在她狭小的出租屋里,怀着对爱情的绝望和憧憬,一点一点挖掘着幽暗的内心,回忆空中鸣响着黄金般声音的文艺青年时代,回忆或者虚构一幕幕感动自己的爱情场景。再不相爱就老了!她的呐喊带给我的是长久的不安和痛切心肺的怜惜。吴虹飞用她温柔、尖脆、敏感、凄厉的嗓音,撕开了众多前文艺青年的冷漠面具。

 

《我的阿勒泰》:相比吴虹飞,没有受过大学教育污染的李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被边缘化的北疆小镇上,粗粝、严寒、荒芜的自然环境下温暖的生活场景。一个正当花样年华的女孩子,在异族他乡,从针头线脑、家长里短里享受着淳朴的乡村人事,以幽默平和的笔调,描绘了我们这个熙熙攘攘的世界所忽略的平淡然而真切的乡村生活场景。李娟的文字,就像一股鲜活的泉水,带着我们这些在喧嚣的名利场上迷失的人,走进一个安静、淳朴、清新的自然世界。

 

《巨流河》:另一个,吴虹飞们的祖母辈的齐邦媛,在经历了大半生的沧桑之后,以史诗般的笔触,以时间和空间两条轴线,描绘了一个女性眼中过去80年中国战乱与动荡的景象。与吴虹飞关注内心、李娟沉浸于淳朴的日常生活不同,齐邦媛描绘的场面和背景更加宏大:弥漫的硝烟、杀戮的血腥、颠沛流离的逃难,在孤岛温暖的书桌上,这些斑驳的历史经过岁月的沉淀,由一个学养深厚的耄耋女性娓娓道来,在平静中蕴含血泪与哀愁,幸福和喜悦。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女性、一个家族、一代学人以及整个中国过去一百年的史诗。

 

电脑时代出版业畸形繁荣,各种声音在这个巨大的卡拉OK厅此起彼伏,让读者无所适从,优美的歌声太少。 但至少这三位真正尊重文字和内心的女性作者让我相信歌德的话是对的:永恒的女性,引领人类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