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金节
第一财经日报 2011年4月13日 星期三
这两年,铜价上涨了近三倍,创出了1万美元/吨的纪录高点。油价则着实站稳了三位数,随时准备再次站上147美元/桶的曾经高点。玉米期货大幅飙升,新能源概念热度空前。黄金白银迭创新高,过去半年时间,银价从15美元/盎司跳升至40美元/盎司以上,距离30年前的50美元/盎司纪录高点一步之遥;美元一跌再跌,美国债遭遇大量抛售,风险资产成为香饽饽,套利交易极其泛滥。
而这一切,无不说明,在史无前例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之下,国际资本流动目前正处于多面开花、混乱空前的局面。没有任何一个市场能够让国际资本,有耐心坚持稍微的中长线投资,金融市场缺乏泡沫的引领者。于是综纵览金融产品的行情曲线,泡沫“漫山遍野”的独特景象就立马展现在眼前。如今,几乎所有能与投机沾上边的市场,都被过度的流动性侵袭,沦为多空交易员屠宰的羔羊,剧烈波动成为这些市场不得不面对的大麻烦。
比如,伦敦市场的铜价虽然在2月14日创出了历史最高价,但到随后的一个多月,最低跌幅则高达11%以上。要知道对于高杠杆铜期货交易而言,在经济形势一片大好、资金面未发生逆转的情况下,如此大的跌幅,对于看错方向的投资者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这就像是“春天也会有狼”。不过,在资产市场看起来一片欣欣向荣的背后,意味着未来这些市场都必须面对剧烈波动的问题, “急涨骤跌”是危机后金融市场必然的宿命。究其根源,还是在于市场上虽然资金泛滥,但是并未出现能带领经济真正走出危机的新引擎。
一度,我们天真的认为,各个央行拼命地往经济体注射货币“强心针”,实体经济就能出奇的好起来,重新回到危机前的一片欣欣向荣的美好世界。尤其是,从本文开篇所说的两年前的那个春天开始,市场的乐观声音越来越强,似乎真实的经济复苏就在眼前。尽管经济分析师们,从林林总总的数据海洋中,似乎窥见了世界经济强劲复苏的秘密,但是眼下世界的急剧动荡,高通胀时代的悍然而至,以及并未出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一下子又让我们对实体经济复苏失去了信心。
由此,各路资金大军也就更加的无所适从。哪怕是道指再创新高,但是依然没能出现持续的投资主题。类似上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本世纪前8年的房地产,这些带领世界经济阔步前行的引擎未现,于是,金融泡沫“漫山遍野”也就成为看起来美好的故事支撑。
当然,像黄金和白银等贵金属泡沫,不排除投资者对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期冀。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媒体和部分官员,倾向于把金融危机和当前世界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归结为美元本位制。改革货币体系成为后危机时代最主要的话题,回归金银本位成为不少人的诉求。有此预期,金银飙升也就有了更为充足的理由。
无疑,本轮的金融再泡沫,无非说明了各国政治家与生俱来的软肋,谁也没勇气彻底摒弃当前的经济哲学。当然,在基本共识未达成之前,任何一个孤立个体,也不足以担此重任。而以亚当斯密、弗里德曼和凯恩斯为鼻祖的经典经济理论,将依然是各国宏观政策逃不出的窠臼,人类短时间也就无法走出泡沫周期的轮回。
两年前,笔者曾在《第一财经日报》发表过一篇《“比差”经济学陷阱》的专栏文章,断言“如果我们不能从这场危机吸取最深刻的教训,不能在这场危机中诞生能与斯密、凯恩斯和马克思相匹敌的伟人,来重写经济学理论体系,重构金融市场的内在逻辑,那么这将是全人类的悲哀。”现在看来,全世界都未能深刻总结此次大危机的经验教训,亦没反思固有经济理论的错误。
不过,大家也别着急。眼下世界正在承受注射货币吗啡的苦果,恶性通胀、过度投机和资产泡沫又即将把世界拉入下一场危机,各国政府不得不重复过往的操作伎俩。如此这般,经过几度轮回,民众逐渐觉醒,政客们最终无法再糊弄大众,到时候“自然”的力量,定能挽大厦于将倾。
(注:作者为中国人保资产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新近一本书为《好泡沫还是坏泡沫》,中信出版社。您可以写信[email protected]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