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预期给个股浇了一盆冷水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安排,明天将对外公布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居民消费指数(CPI)。根据我的判断,今年一季度GDP增速在9.7%左右,而三月的CPI很可能在5.4%左右。很明显GDP的增速相比去年有所放缓,而CPI却可能出现一个新高,远远超过管理层控制的目标,经济局面有点出现小滞涨的局面,流动性泛滥还是根本,因此央行本周在公开市场持续大规模回笼资金,也表明回收流动性决心很大,并且在四月里仍不排除还有提高存款准备金或加息政策出台,正是这一预期成为大盘潜在的“一大利空”。尽管股指最后还是“扛住了”,但个股普遍下跌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盘中最令人揪心,一板块已随时准备好大跌

 

实际上经过连续的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为什么我们感觉“收效甚微”呢?房价还是那么高,物价还是在涨?

 

原因有很多方面。一方面由于汇率并不是完全的市场化,导致资本在国际的流动对利率并不敏感,因此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敏感度不够,在我国加息抑制流动性往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呈现效果,而各地还走在提高GDP的误区上,并不愿意牺牲经济而控制物价尤其是房价。

 

第二方面是实际涨价预期的确实存在。例如煤炭股连连上涨,电力却受到调控不能涨价,电力企业亏损较大,但一旦电价上涨,会带动全行业成本提升,引起物价进一步上涨,这种矛盾的难以解决是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农产品等价格有所稳定,但国际市场的价格还在不断抬高,对国内农作物压力巨大,全球通胀的背景下中国也难独善其身。详解三类通胀股投资机会

 

最后一个方面则是中国的“影子银行”作用。当炒房资金退出市场后,大量的资本涌向了民间借贷行业。担保公司、融资公司、信托公司目前层出不穷,相对银行的程序繁琐,这些资本具有方便快捷,审批简单的特点,并且不受银监会管理,制度上也创新不断,大量的中小企业转头寻求这方面的融资,造成流动性控制变得更难,因为这部分的融资已经占到目前融资额的一半,银行无论如何调控也难挡这民间资本的流动性。

 

说到底,个股的下跌源自对政策的恐惧,但实际上主力仍是想把三千作为一个底部来打造,因此3100之上有压力,但3000点却有支撑,就在这一个狭小区间里,指数做上下震荡筑底,投资者顺应的就在这个区间波段操作才是上策。在个股选择上凭着“要么超强,要么超跌”的原则进行选择。明日警惕一大变盘时间窗!